第1764章(第2页)
“于是就问省交通厅的领导,能不能想想办法加快这个速度 ,就算今年开工不了,最好明年一过年就开工,人家就建议咱们今年可以先办理各种手续,同时也可以先行开展土地征迁工作。”
“反正征迁费用的也是县里出,无所谓什么早迟,人家就建议咱们先开始征迁,我记得你在开发区就搞过征迁,要不这项工作你还承担起来,不过这个工作毕竟是以朱县长为主,到时候他负责跑手续,你在后面负责征迁,但是进度上要配合好朱县长,你看怎么样?。”
刘玉华的常委资格要略微早于朱亮,让他去配合朱亮,杨辰怕他有点不愿意。
可刘玉华一听说杨辰想让他去搞征迁,他心里自然千般愿意。
征迁这活不是什么好活,不仅辛苦,还得罪人,但是它有油水呀,政府一般只按照大概面积给出包干费用,具体怎么分配,什么标准,一般都是负责的人说了算。
他是老搞征迁的,能不知道里面的套路,一般情况下,按照政府算的那个标准,一般的征迁对象能拿到一半就算不错了。
剩下的钱,一方面是用来收买那些重点目标的,比如有上层关系的、在当地比较有势力的、或者有巨大社会影响力的,比较纠缠或难打发的。
征迁工作,最不怕的是某户有人在行政事业单位或学校医院上班的,除非这个人是够一定级别的领导,不然的话你肯定得第一个签字。
因为你只要敢不充当这个带头作用,就有可能被停了工作,让你去家里动员,除非说你宁肯放弃工作。
比如说,你在某个局当个副局长,或者某个乡当个副乡长,基本上起不到什么作用,除非是一把手,或者比较牛叉的那几个局的副职。
相反,你要说家里有外界关系,特别是在外地某报刊当记者的,那绝对是首先被收买的对象,但你要说在本地当,反而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