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江佑安的女子(第3页)

 

江佑安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起身向江流深行礼:“多谢父皇!”

 

贾小妍也安慰道:“佑安,别太着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现在,你先把饭吃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在父皇、母妃和小宝的劝说下,江佑安拿起碗筷,开始进食。看着江佑安吃下饭菜,众人都松了一口气。

 

此后,江流深派密探去调查苏璃月的背景。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江佑安的心情逐渐平复。

 

出了西靖国都城,往南三十里,有一座名为清平镇的小镇。

 

小镇背倚青山,面临绿水,一条清澈的溪流穿镇而过。镇中屋舍俨然,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古朴的建筑错落有致,

 

街边店铺林立,虽比不上都城的繁华,却也透着一股悠然的烟火气。

 

苏璃月的家,就在小镇边缘,一座独门独院的小院里。

 

院门口,爬满了粉色蔷薇,此时正值花期,花朵簇拥在一起,像天边的云霞,馥郁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推开院门,院子里种着几棵桂花树,树下摆放着石桌石凳。院角有个小菜园,嫩绿的蔬菜在阳光的照耀下生机勃勃。

 

自与江佑安分别后,苏璃月的心就像被一根无形的线牵扯着,无论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小院里,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色。苏璃月坐在石凳上,望着院门口,眼神中满是落寞。

 

“月儿,吃饭啦!”屋内传来母亲温柔的呼唤。苏璃月应了一声,却没有起身。她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江佑安相处的画面,他的笑容、他的谈吐,都让她难以忘怀。

 

过了一会儿,苏母端着饭菜走出屋子。她年约四十,面容和蔼,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浅浅的痕迹,却无损她温婉的气质。“月儿,怎么还坐在这儿,饭菜都快凉了。”苏母将饭菜放在石桌上,关切地看着女儿。

 

苏璃月站起身,走到石桌旁,望着桌上色香味俱全的饭菜,却没有丝毫食欲。苏母做了她最爱吃的糖醋鲤鱼、清炒时蔬,还有鲜香的蘑菇汤,可此时,这些饭菜对她来说味同嚼蜡。

 

“娘,我不太饿。”苏璃月小声说道。

 

苏母眉头微皱,伸手摸了摸苏璃月的额头:“没发烧啊,怎么会不饿?是不是在外面遇到什么事了?跟娘说说。”

 

苏璃月犹豫片刻,还是将与江佑安相遇的经过,以及分别后的思念,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苏母静静地听着,眼中满是心疼。

 

“原来是这样。”苏母轻轻叹了口气,“月儿,感情的事最磨人了。不过,那位江公子既然说自己是书生,为何气质不凡,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贵气?”

 

苏璃月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但我能感觉到,他是个好人。娘,我这几天总是忍不住想他,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该怎么办?”

 

苏母拉着苏璃月的手,坐在石凳上:“月儿,感情不能强求,一切都要看缘分。也许过段时间,你就会慢慢放下。来,多少吃点,别饿坏了身子。”

 

苏璃月拿起筷子,夹了一口菜放进嘴里,却怎么也咽不下去。她放下筷子,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默默想着:江公子,你现在在做什么?会不会也在想我?

 

夜,渐渐深了。明月高悬,洒下银白的光辉,给小院披上了一层轻纱。苏璃月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窗外的虫鸣声此起彼伏,更增添了她心中的孤寂。

 

不知过了多久,苏璃月起身,走到窗边。月光下,院中的桂花树投下斑驳的影子,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她想起与江佑安在都城酒馆的那次畅聊,他专注的眼神,爽朗的笑声,仿佛就在眼前。

 

“江公子,我们还能再见面吗?”苏璃月轻声呢喃,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孤寂。

 

日子一天天过去,苏璃月依然茶饭不思,日渐消瘦。苏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让女儿开心,苏母每天变着花样做饭,还拉着苏璃月去镇上逛街,可都无济于事。

 

这天,苏璃月像往常一样,坐在院门口发呆。突然,一阵马蹄声由远及近。她抬起头,心中涌起一丝期待,会不会是江佑安来找她了?然而,当骑马的人走近,她才发现是个陌生人。

 

苏璃月心中的希望瞬间破灭,又陷入了深深的失落。她知道,江佑安身为书生,或许有自己的生活,两人再次相遇的机会微乎其微。但即便如此,她还是忍不住期待,期待有一天,能在街角的转弯处,再次与他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