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选秀

春寒料峭的清晨,萧承钧在御书房批阅奏折,案头的鎏金暖炉发出微弱的噼啪声。一份来自西北的密报却让他骤然收紧眉头——当地牧民频繁暴动,声称朝廷推行的草场改制损害生计。然而细查之下,这些暴动背后都有神秘人暗中资助,且暴动者使用的兵器竟与当年幽冥阁如出一辙。


 \"陛下,西北节度使请求增兵弹压。\"阿烈的声音打破寂静。萧承钧放下密报,目光如炬:\"不可轻举妄动。传令沈云舟,率三千精锐乔装潜入西北,暗中调查此事。\"他摩挲着案头的鬼脸令符残片,心中警铃大作,蛰伏已久的势力似乎又在蠢蠢欲动。


 与此同时,京城突发异象。城东的祈年观深夜传来诡异诵经声,附近百姓声称看到黑袍人在月光下举行神秘仪式。更离奇的是,参与调查的巡捕房衙役接连失踪,只在案发现场留下古怪的符咒。督查院主官连夜入宫禀报时,额头上还带着未干的冷汗:\"陛下,那些符咒与前朝巫蛊之术极为相似。\"


 萧承钧神色冷峻,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国师翻阅古籍后神色凝重:\"此乃失传已久的'血祭之术',传闻需以活人献祭,妄图逆天改命。\"话音未落,后宫又传来消息——一位受宠的淑妃突然疯癫,口中胡言乱语,竟说出\"新皇命不久矣\"等大逆不道之言。


 \"彻查!掘地三尺也要找出幕后黑手!\"萧承钧拍案而起,眼中杀意翻涌。他暗中安排御林军封锁京城,对可疑人员逐一排查,同时命人加强皇宫戒备。然而,随着调查深入,线索却屡屡中断。负责审讯的大理寺官员暴毙狱中,唯一的证人在前往督查院途中被马车撞死,现场只留下半截绣着西域花纹的帕子。


 就在局势陷入僵局时,沈云舟从西北传回急报。他在追查暴动幕后主使时,意外发现一批西域商队运送的货物中,藏有大量违禁的硝石和硫磺。更惊人的是,这些商队的落脚点竟是京城某位亲王的别院。萧承钧立刻命人监视亲王动向,却发现对方早有防备,每日深居简出,毫无破绽。


 \"陛下,或许可从淑妃身上寻找突破口。\"阿烈提议,\"她虽疯癫,但偶尔清醒时,总念叨着'月圆之夜,祭坛见'。\"萧承钧沉思良久,决定冒险一试。他乔装成太医,亲自前往淑妃寝宫。


 月圆之夜,淑妃突然清醒,抓住萧承钧的衣袖:\"陛下...城西废庙...他们要...要召唤邪灵...\"话未说完,便七窍流血而亡。萧承钧连夜率领羽林军包围废庙,却只见满地狼藉,祭坛上还残留着未干的血迹。墙角的灰烬中,他发现半张烧焦的密信,依稀可见\"新皇若除,拥立新君\"的字样。


 此时的朝堂上,以张阁老为首的大臣再次发难。他们联名上奏,称京城异象皆是新皇\"逆天改制\"所致,要求立刻废除新政,以平息天怒。萧承钧冷眼看着奏折,突然命人将西域商队案的证据公之于众,朝堂顿时哗然。


 \"诸位可知,所谓牧民暴动、京城异象,皆是有人蓄意为之!\"萧承钧展开密信残片,\"有人妄图以巫蛊之术动摇国本,勾结境外势力颠覆朝廷!\"他目光扫过面色惨白的张阁老,\"张大人,你身为三朝元老,却参与其中,该当何罪?\"


 张阁老扑通跪地:\"陛下饶命!老臣鬼迷心窍...都是宁王殿下指使!\"此言一出,满朝震惊。萧承钧立即下令逮捕宁王,却发现对方早已服毒自尽,只留下一封遗书,将所有罪行揽在自己身上。


 案件看似终结,萧承钧却深知真相远未浮出水面。他暗中命沈云舟继续追查西域商队背后的势力,同时加强对边境的管控。在一次微服私访中,他结识了一位神秘的西域商人。对方看似普通,却对南诏朝堂之事了如指掌,言谈间多次暗示新政存在致命漏洞。


 萧承钧不动声色,反而与商人把酒言欢,故意透露一些\"机密\"。果然,不久后京城便传出谣言,直指新政将导致国库亏空。萧承钧趁机将计就计,安排督查院布下天罗地网。当神秘商人与朝廷内鬼接头时,被当场抓获。


 审讯之下,真相令人震惊——幕后黑手竟是西靖国的国师!他妄图通过巫蛊、谣言等手段,让南诏内乱,从而坐收渔利。而宁王、张阁老等人,不过是被他利用的棋子。


 这场风波过后,萧承钧彻底整顿朝堂,清除余孽。他深知,治国之道不仅在于政令推行,更要洞察人心,防范暗处的阴谋。为防类似事件重演,他设立\"密谍司\",专门负责收集情报,同时加强文化管控,严禁传播邪术谣言。


 一个雨夜,萧承钧站在宫墙之上,望着雨幕中的京城。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他坚毅的脸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