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府试开启

 一个多月的时间,如白驹过隙。

 进入四月,天气已经很舒适了,碧水垂枝,群鸭划水。

 参加府试的人可不能划水,必须无比谨慎认真,毕竟过了府试可就是童生了。

 童生虽然不算什么正经功名,可是这是能否取得院试资格的关键一试,也是真正迈入科举的第一步。

 蒋小七给自己爹和爷爷布置了两人足够做十天的课业后,终于安心进场。

 四月,府试开启,考试科目分帖经、杂文、策论三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时务。

 府试共录五十人,分甲、乙两等,前十名为甲等,第一名为府案首。

 兴和府共有十六个县,按照每个县50名通过县试的考生算,这次参加府试的至少有900人。

 900取50,这个录取比例看似很高吧?

 可是这还没算上去年考过县试但是府试落榜的那些人。

 如果把这些人都加上,分母上这个数字只会更庞大。

 全算上的话,几乎每三十人才能取中一个,比县试时候十二取一不知难上多少。

 当然,后面的院试和乡试的录取比例更低,考中的难度更大,通常一个中等县,每三年也不过是考中十几名秀才罢了。

 所以秀才在这个时代已经非常珍贵了,算是进入特权阶级的第一个台阶。有了见官不跪、拘不上枷的特权和体面。

 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家庭如果有一个秀才,就算是在一县最高长官那里也是有体面的。

 一个村子如果有一个秀才,公家在收取赋税的时候衙役都是不敢踢斗的。

 村子里不管谁家有需要上衙门办的事,有个秀才出面都会容易的多。

 所以,秀才虽然不能做官,但是在村镇里面的影响和体面都是不缺的。

 当然,经营有道的秀才还能小有家财,虽说是穷秀才,那也是和举人进士比的。

 和一般土里刨食的老百姓比,就算不是金领级别,也绝对是古代白领了。

 ·

 府试这一天,蒋小七只带了文斌和李墨,林赵二位师傅依旧坚守岗位,负责蒋家的门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