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山河壮阔(第3页)

 “少爷,炉灶垒好了,茯苓去捡柴了,我们也走吧!”

 李墨想到油汪汪的烤鸡撒上少爷的独家秘制香料,口水就有点儿收不住了,恨不得现在就把野鸡拔毛放血,架上火烤。

 这次出来蒋小七没少带香料,其中当然少不了孜然和辣椒面儿。

 孜然是从北境所得,如今蒋家的庄子上已经收了好几茬儿,在蒋家几个得力的管事和庄头的操作下,孜然已经销往大周各地。

 辣椒是蒋小七和系统兑换的辣椒种子,有二荆条和朝天椒两种,庄子上也试种了一茬了。

 这两样捆绑销售,收益虽说比不上水泥,可也比上千亩的庄稼收益高了。

 蒋文清的两个师爷的月钱,就是由这部分的收益来支付的,一个师爷一年的工钱就是二百四十两,两人就是四百八十两。

 这还不包括端午、中秋、重阳等几个节日的福利,每个季度还要给做几套体面的衣衫鞋袜。

 还有米面油、蔬菜瓜果这些,也是从蒋家各处农庄的收益里面来出的。

 蒋文清这个七品县令一年的俸禄加冰敬炭敬,也不过是二百两出头儿,还真没有两位师爷的薪水高。

 所以说蒋文清这也算是贴钱“上班”了,蒋地主和蒋小七祖孙俩物色师爷人选的时候就没有计较成本。

 他们只希望蒋文清能乖乖的待在县衙里面不闹腾、不惹事、不添乱就行了,至于银子,他们还是给得起的,家大业大的,也不在乎这点儿。

 蒋文清也确实不负所望,在上任的几个月里除了吃就是睡,偶尔拿上鱼竿儿去湖边钓鱼。

 县衙里的一切事务有师爷代劳,他便提前享受到了致仕(退休)生活。

 只不过,他虽是不惹事儿了,事儿却主动找上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