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能说惠道》播出(下)(第2页)
到了这一步,这位一开始不可一世的神,最终悲哀的发现,自己信奉的真理是错的,技术并不是万能的。
祂能轻易的毁灭文明,可以创造世界,但是当祂再看向自己创造的诗云,他发现在智慧生物追寻的终极之美--艺术面前,技术彻底的溃败了。
张浩还记得第一次看到《诗云》这篇短篇科幻小说的时候是多么的震撼,他才明白艺术可能在某些时候一文不值,但在某些时候,在某些人的眼里是无法比拟的。
就像此刻张浩此刻的坚持一样,他认为他脑海中的那些音乐就是艺术,是无法用技术,用金钱,用其他的东西来衡量的。
他想要尽可能完整的将它们再一次带到这个世界,即便是做不到超越,即便是做不到百分百还原,至少也不应该那么的不堪。
他知道自己能复刻的音乐也有限,自己能唱的并且唱好的也不多,所以他需要为自己唱不了的音乐找到真正的归宿,同时自己也要加倍努力,做好自己能做的。
这些张浩并没有在访谈中说出来,毕竟这些只是他自己的坚持。
等到王慧将这些东西都询问完之后,进度也只剩下了四分之一。
此时群众们听到张浩用灰色,丰富和温暖三个字描述着自己的青春,他们在得知了张浩的故事之后也觉得恰如其分。
随后少数的人不自觉的都想起了开始进入视频画面的那张封面,顿时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他们也能感觉出视频制作者也是很用心的。
开始点进这个视频之前的这张封面,就已经将整个今天晚上的访谈大多数的内容已经概括了。虽然张浩的起点并不高,但是却是一个愿意阅读,愿意思考的人,所以张浩和王慧之间的交谈还是很有看头的。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张浩的人生以及对音乐幕后的事情,同时观众们也对张浩的一些回答有了一些兴趣,他们发现张浩总能说出一些不太一样的话,或者不符合他这个年纪的感悟,但是又不显得突兀,就很有意思。
在这进行了30分钟的访谈当中,大家慢慢的喜欢上了张浩的说法方式,发现张浩其实是一个很会总结,也很愿意思考的人。
同时他们发现张浩是一个很念旧的人,他很多很小时候的事情都能记得很清楚,也或许真的是张浩的童年对他自己来说太过印象深刻。
正是因为童年的病痛,才让他不愿意忘记那些透进来的暖色,所以他才能一直记得那么清晰。
尤其是张浩的三个关键词,首尾的灰色和温暖,更是让他们脑海中浮现出了很多朦胧而又抽象的场景。
最后他们听着张浩描述他这21年的人生,正是不断在于病痛,家人离别,种种诸事不顺中度过,张浩也在不断的放弃和重新选择中不断的前行。
正是这些经历,让张浩觉得他的人生是灰色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经历。
但是在人生灰暗的时候,张浩总是能碰到一些给他的人生带来点缀的光与火,这是这些人让他重新点燃了人生的航向灯,在迷雾中探寻,直至走出那片黑暗。
“张浩一直都在说他很感谢那些人的帮助,一直在说那些人帮助他改变了人生,但其实某种程度上也是张浩愿意改变。”
此时王慧后期配上了这样的语音,又制作了很多张浩工作到很晚的照片,一丝不苟的打理着自己的家里,每天精心呵护着家里面的那一盆又一盆的小植物,每天都换着不同的花色,做着一些简单而又精致的吃食,风雨无阻的喂养着那些流浪的猫。
王慧并没有把张浩和自己倾诉父亲去世的片段放出来,王慧觉得这是一些比较私密的事情,而且也太过沉重。
王慧不知道自己怎么处理才能让这些恰到好处,而且有这段部分的播放,到后面的问题衔接也会显得太过僵硬,所以最终王慧将这一段的访谈视频去除了,并没有显示在正式的播放视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