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往事人如故 新校人生猛(第3页)

 

我通过交流了解到孙式太极拳周身无处不重心和曲中寓直特色。

 

第三个,吾又找陈式太极拳的人切磋。

 

据说,陈式太极拳是陈王廷集三丰太极拳与陈式炮捶改编而成,陈家十四世陈长兴将秘不外传的三丰太极拳传给了杨露禅。人们在知道杨式太极拳后才知道陈式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的风格与特点是:缠绕折叠,松活弹抖,快慢相间,刚柔相济,连绵不断,一气呵成。

 

在天高气爽的晚秋,朋友带着我,来到张晓宇的家,张晓宇是陈式太极拳的传人。

 

我和张晓宇寒暄过后就交流起来。

 

双方进行散手交流,张晓宇或进桩掤挤采肘、或退步施以捋、按之劲,或绕步而走,施之以摆、扫、挒、扭等劲。总之,必须化发同时以桩摧力。

 

陈式太极拳的承力、化力不是臂上的功夫,而是身上的功夫。要做到承力、化力,直到周身无处不能承力,无处不能化力。

 

我通过散手体会了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和缠腕运用。

 

以及陈式太极拳特有的弧形螺旋的运动,“屈中求直”,“引进落空合即出”的技巧。

 

我和张晓宇的切磋是互有胜负。

 

练功中,我继续进步已经完成练气化神进入练为战阶段,我同师父的推手,胜多负少;我同师父的散手也互有胜负。

 

武氏太极拳是heb省hd市永年人武禹襄所创,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

 

武氏太极拳也是在杨式太极拳小架的基础上发展创编的,武氏家乃官绅之家,不以拳术为业,极少授徒,而重自娱自研。

 

武禹襄在不断切磋中继承发展了太极拳,却也自成一家。

 

武氏太极拳与人交手,不重招数外形,注重接劲打劲。

 

虚实开合的相应变换,技法与意、气、神的融合,就成为武派太极拳的技术核心。

 

在寒风朔朔的严冬里,朋友带着我来到孙忠义家,孙忠义是武氏太极拳的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