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给他们一个生的希望(第3页)

 当初格列宁的停产,是她亲手拍板的。

 理由再简单不过:不盈利、成本高、市场小,连工厂的维护费用都不够支撑。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砍掉这些“赔本买卖”本就是标准操作。

 那时她甚至没多看一眼,只在一份项目终止报告上签了名。

 她从未怀疑过那个决定。

 直到此刻——听到儿子说出

 “他们也该有一次活着的权利。”

 李月晴沉默了。

 不是因为心疼小女孩,也不是因为同情那位母亲,只是因为:

 提出让她重新考虑这件事的,是他那个向来玩世不恭的儿子。

 也许他真的长大了。

 也许……他是真的动了心。

 她轻轻闭了闭眼,终于吐出一个字:

 “好。”

 钱——确实会赔,但那又如何?

 星云集团从来就不是靠一两个项目存活的,更不会因为这点投入就崩塌。

 只要儿子有改变,多撒出去十几个亿不值一提。

 京城商业中心,一座顶级写字楼的顶层会议室内。

 挂掉电话后,李月晴望着窗外沉思片刻,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微笑。

 她拿起桌上的座机,语气平静却带着压不住的决断:

 “通知医疗部和制药部,十分钟后开会。”

 “全员到场,迟到降级,缺席另寻出路。”

 片刻后,会议室中座无虚席。面对气场强势的李月晴,没有人敢轻视这次临时会议。

 她语气冷淡地开口询问:

 “汇总一下,我们星云制药目前开发过的罕见病药物,共有多少款?现状如何?”

 一位制药部高层翻阅着手中文档,快速回应:

 “李总,目前我们共研发罕见病治疗药物352款,涵盖260多种罕见疾病。”

 “其中因为盈利问题已停产289款,包括治疗罕见白血病的格列宁、

 治疗小儿软骨发育不全的利拉德、治疗获得性血友病的速杜芬……”

 “其余未停产的特效药,多为定价较高且病患相对较多,仍保持可观营收。”

 听到这些数据,李月晴脸色一寸寸沉了下去。

 身居高位多年,她习惯用效率和利润评估每一项业务。

 可今天她第一次意识到,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等待救命药的人。

 “从现在开始,”她语气不容置疑,“河西省的星云制药厂,全线恢复罕见病特效药生产。”

 “所有特药价格下调90%,只保留基本生产成本利润。”

 “五天内,我要看到第一批重启上市的特效药。”

 话音落下,会议室里有人微微变色。

 有人站起,想开口说什么,却被她一个眼神压回了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