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那还犹豫啥,干啊!(第3页)

 “小刘,去拟个文件出来,返粮政策也要写进文件里。”邓泰吩咐道:“今天就把这事儿定下来。”

 省得这丫头大着肚子来回跑。

 刘技术员连忙应下,匆匆去准备材料。

 邓泰从口袋取出一个信封,轻轻推到宋嘉面前:“丫头,这是你之前低温盐碱地改良技术,上面批下来的奖励。”

 宋嘉接过信封,指尖一捻,还真不少,整整五十张大团结。

 她眼睛一亮,笑得眉眼弯弯,“谢谢邓伯伯!”

 “谢什么。”邓泰摆摆手,“这是你应得的。要不是你这技术,县里哪能多开两千亩地?”

 刘技术员很快拟好文件回来,崭新的红头文件上墨迹未干。

 邓泰接过钢笔,在落款处郑重签下名字,又从取出县委大印,“啪”地一声盖在纸上。

 宋嘉捧着文件走出县委大院时,脚步都轻快了几分。

 成为中药材企业家第一步,get!

 从县委大院出来,宋嘉去了趟供销社。

 买了五十斤细粮、五十斤粗粮,又添置了些肥皂、火柴等日用品。

 这些粮票还是宋哲省下来的,加上邓书记特意补贴的。

 现在除了家里人吃,还要往牛棚送,粮食消耗得特别快。

 这一买,粮票又没了。

 得时不时催生些水稻在空间备着了。

 买完东西,宋嘉便骑着自行车到医馆。

 开春后天气渐暖,风寒感冒的人少了许多,叶老头正躺在摇椅上假寐,听到脚步声才懒洋洋地掀开眼皮。

 宋嘉拿出红头文件,兴冲冲地把种植草药的计划,和自己将打造中药材产业的雄心壮志讲了一遍。

 叶大夫起初还半眯着眼听,可当宋嘉说到“将来国家的中草药很可能会被外资控制,优质药材流往国外,国内反而用劣质药材”时,老爷子猛地坐直了身子,摇椅“嘎吱”一声响。

 “什么?”叶大夫竖起眼睛,“那些洋鬼子连我们的药材都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