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告诉他,我快生了(第2页)

 这倒是个好去处,羊城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爷爷在那儿还有产业根基。

 父亲经商是把好手,到了那边既能暂避风头,又能抓住发展先机,再过几年就能东山再起。

 远处传来脚步声。

 陆淑容立即提高音量:“宋研究员,您放心,药田湿度我们一直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这外头跟火炉似的,您早点回去歇着吧。”

 “好,辛苦你们了。”宋嘉脸上换上惯常的温和笑容。

 这时,王秀兰和沈国民走了过来:“嫂子,天快黑了,你咋出来了?”

 “刚出来透透气,这就回。”宋嘉冲他们笑了笑。

 王秀兰走过来,亲热地挽住宋嘉的胳膊:“嫂子,我得了块细棉布,摸着可软和了,最适合刚出生的娃娃穿。这两天我就给两个小侄儿做两件小衣裳送过来。”

 宋嘉笑着摇头:“不用,这两个小家伙的衣服多得都穿不完。我今天刚收到大伯母寄来的一大包,从里到外啥都有。”

 两人边说边往村里走。

 身后,陆淑容和宋思礼望着女儿挺着大肚子远去的背影,心里又酸又涩。

 陆淑容悄悄抹了抹眼角,宋思礼也重重地叹了口气。

 闺女怀孕这么久,他们当爸妈的什么都帮不上,连给孩子准备件小衣服都做不到。

 多亏了大嫂心细,从那么远的地方寄来这么多东西。

 “走吧,天快黑了,把这点活干完。”宋思礼低声对老伴说,手上的铡刀又动了起来。

 两个继续在药田里忙碌着,只是干活的动作比刚才轻快了几分。

 想到闺女说的,他们很快就能脱离现在的处境,心里总算有了些盼头。

 -

 八月底,宋嘉怀孕34周时,第二批金线草终于成熟了。

 经过社员们几天的抢收炮制,上河村50亩金线草收获了一万一千斤,另外20亩试验田种的紫云藤、白芨草等还没到采收期。

 加上赵家庄50亩收的一万斤,双河湾30亩收的六千斤,总体收成还算不错。

 牛犇村的收成就没那么好了,五十亩地只收了七千五百斤,就算加上补种的,估计也达不到一万斤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