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妈妈味的发展计划(第2页)

 

青语点了点头。

 

务实,陈晓燕说的对,我不能因为目前的这点成绩就沾沾自喜,我应该慢慢稳扎稳打的走下去。产品的开发还要一步一步走,不能着急。每一款产品的上市都需要经过千锤百炼,谁一口都吃不成个胖子。

 

……

 

杨洋的妈妈味汤包城重新开业之后并没有遇到什么阻难,马晓丹不去香港之后,就和杨洋一起经营妈妈味汤包城。杨洋投资了一家分店给马晓丹,赚的钱全都给马晓丹,不过马晓丹没要。

 

杨洋是一个有野心的女人,她最近正在谋划将自己的汤包做成一个品牌,然后将这个食品公司做大,做成上市企业。这个目标很宏大,她一个人自然完成不了。但是有马晓丹在,她决定搏一下。

 

妈妈味食品集团现在一共有五家直属美食城,离上市这个目标还非常远。但是杨洋同样是一个务实派,一个集团想要上市,最重要的还是资本的积累。杨洋现在的五家店铺年营业额在一千万左右。如果杨洋将店铺开遍全国各大城市,年营业额绝对能够翻番。

但是同样有一个问题,以杨洋手头现在的资金,根本做不到将店铺开遍全国。开一家店铺的前期投入在几十万到几百万之间,甚至如果店铺过大的话,还有可能上千万。并且还需要进行考察,考虑能不能赚回本钱,考虑当地的环境以及人群的口味等等。

 

所以杨洋想要将店铺开遍全国,以她和马晓丹之力,绝对不可能。

 

唯一的办法就是进行融资,吸引风投企业投资重金,或者是将公司变成股份制公司。

 

杨洋和马晓丹商议之后,决定将公司变成股份制公司,然后成立董事会,寻求资金帮助。并且完善汤包城的汤包配方及其附属产品的开发,成立妈妈味厨师协会,出任会长的厨师能够得到百分之五的股份,并且众生为汤包城工作,不得将汤包的秘方传出去。

 

在一系列内部的雷霆手段整理完毕之后,杨洋亲赴全国各大城市,进行考察,并且研究了一下国内几家大型汤包连锁品牌的销售模式。杨洋发现许多食品公司都是在一个地区成立工厂,然后将产品配送给加盟商,加盟商再从中赚取差价,从而达到将产品卖出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