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一路向北(第3页)
我们奋力骑行,双腿快速地蹬着自行车踏板,一口气骑出了五公里,渐渐远离了市区的喧嚣。河岸两旁,一边是茂密的树林,枝叶繁茂,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形成一片片光斑,像一片片金色的鱼鳞;另一边是坚固的水利工程,堤坝上长满了青苔,绿茸茸的,见证着岁月的流逝。中午时分,我们找了个树荫下,坐在草地上,简单吃了点面包,补充体力后又继续前行。
出了市区后,我更加仔细地观察周围的地貌。每当遇到小土坡或者地势较高的地方,我都会停下自行车,双手紧紧抓住土坡上的草根,手脚并用地爬上去,站在高处,双手搭在眉梢,眯着眼睛向西周眺望。我坚信,只要有大墓存在,其周围的地理特征一定会有独特之处,只要用心观察,一定能发现其中的奥秘。
我在后面缓慢前行,专注地观察着每一处细节,他们西人则在前方找了个大树下的阴凉处等我。等我观察完毕,他们便再次出发,加速骑行到我前面,如此循环往复。终于,在下午六点左右,我们抵达了鸭河口水库大坝附近。这里,再往北就是丘陵山地了,我们的搜索也暂时告一段落。
我们在附近的村子里寻找住处,这里的村民热情淳朴。一位热情的大爷满脸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主动过来询问我们的情况,得知我们要借住后,立刻转身,快速地帮我们联系了三户人家。我和鹏飞住在一位老太太的大儿子家里,老太太有五个儿子,每家都有两间略显破旧的瓦房,屋顶的瓦片有些己经破碎,院子里养着几只鸡,咯咯咯地叫着,还不时扑腾着翅膀。
1999年的农村,生活条件还比较艰苦。我深知不能白吃白住,于是按照宾馆两倍的价格,从钱包里拿出钱,给了老太太的三个儿子每家一百块钱。接过钱的那一刻,他们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脸上绽放出憨厚的笑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参差不齐的牙齿。三家的儿媳妇也立刻忙碌起来,她们系上围裙,在厨房里进进出出,锅碗瓢盆碰撞的声音不绝于耳,不一会儿,饭菜的香气就弥漫在整个院子里。
吃过饭,我和鹏飞坐在院子里的石凳上,和大叔聊天。大叔抽着旱烟,烟雾缭绕中,他好奇地问道:“你们是哪儿的人,我瞧着像大城市里的。”我微笑着解释道:“我们也都是农村出来的,那两个女生是城里人,人家想体验乡村生活,所以就让我们带路。”说话间,大叔家的三个小孩在一旁嬉笑玩耍,一会儿你追我赶,一会儿又凑过来听我们聊天,那纯真的笑容,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