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一个都不能落下(第2页)

 朱慈烺的目光落在那个老兵队长身上。他四十出头的年纪,脸上布满沧桑的皱纹,眼角有一道明显的刀疤,显然是沙场老兵。这样经验丰富的士兵,正是他最需要的人才。 

 “老哥儿,叫什么名字?” 

 “回回禀殿下,小人叫赵虎。”老兵声音有些颤抖。 

 “在勇卫营待了多久了?” 

 “快二十年了。” 

 “可有妻儿?” 

 赵虎低着头,沉默了片刻:“回殿下,尚未娶妻。” 

 这句话像一把重锤,砸在朱慈烺心头。大明军户的悲剧,尽在这短短几个字中。他们世代从军,却连一个安稳的家都难以拥有。 

 帐篷里一时陷入沉默,只有外面传来的操练声。 

 朱慈烺从袖中取出一叠银票和文书,递到赵虎面前:“这是赏银十两,还有一份江南五十亩良田的地契。” 

 赵虎愣住了,其他士兵也都瞪大了眼睛,像是在看什么不可思议的东西。 

 “殿殿下,这太贵重了,小人不敢收。”赵虎的手微微发抖。 

 “拿着。”朱慈烺将东西塞到他手里,“跟着本宫南下,护驾江南。到了那里,你们就是克难功臣,人人都能分到田产。” 

 帐篷里的气氛顿时变了。士兵们眼中闪过热切的光芒,却又迅速被怀疑取代。 

 一个年轻些的士兵忍不住问道:“殿下此言当真?” 

 “本宫说一不二。”朱慈烺正色道,“大明开国之初,军户皆有田地,战力自然强盛。如今军户凋敝,才有了今日之祸。本宫要改变这一切。” 

 帐篷外,跟随的官员们听得目瞪口呆。文华殿学士陈锐忍不住上前劝谏:“殿下,您贵为储君,不该与这些卑微兵卒如此亲近啊。” 

 朱慈烺转身看向陈锐:“陈先生,你可知太祖是如何打下这片江山的?” 

 陈锐一时语塞。 

 “就是靠着这些所谓的卑微兵卒。”朱慈烺继续说道,“没有他们的浴血奋战,哪来的大明天下?” 

 三位讲官面面相觑,不知这位太子何时对军事了解得如此透彻。 

 这时,赵虎突然跪了下来,其他士兵也纷纷跪倒:“誓死追随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