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醺浅月
第八十二章 国务会议(第2页)
朱慈烺继续说道,“如今大明四分五裂,跟随朝廷来到大沽口的官员寥寥无几,留在北京的大多已投了闯贼。现在的当务之急,不是治天下,而是争天下!”
这番话掷地有声,在大堂内久久回荡。众臣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背,神情凝重。
崇祯皇帝端坐在御座之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悦。这逆子,终于露出狐狸尾巴了。
“歹徒狼狈为奸、穷凶极恶,我们若想胜之,就要比他们更奸诈!”朱慈烺目光如电,扫视着堂下众臣,“若是优柔寡断,大明必亡!到时候,诸位不是殉国,就是上夹棍!大家应该还没忘记李自成可是备下了五千夹棍吧?”
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寒意,让在场的官员们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殿下英明!”侯恂立刻附和,额头上已经渗出细密的汗珠,“乱世当行霸道,此乃保全祖宗基业之计!”
魏藻德见状,也踏前一步,拱手问道:“不清楚陛下打算如何调整决策机制?”他的声音略显颤抖,显然也被朱慈烺的气势所慑。
朱慈烺环视四周,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从今日起,早朝只需五位阁老、六部尚书侍郎、左右都御史、大元帅府四卫帅,以及本宫点名之官员参加即可。”
堂内一片寂静,连呼吸声都变得格外清晰。
“至于时辰,也不必过早,巳时准点上朝便是。”朱慈烺继续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随意。
崇祯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手指紧紧扣住龙椅扶手。这逆子竟敢如此草率更改祖制!
但令他更震惊的是,堂下众臣竟无一人出言反对。那些平日里最会找茬的臣子,此刻竟如此乖顺!
“按月定期召开重要会议,京城官吏悉数参与。”朱慈烺继续道,“但在大沽口,就免了吧,行宫实在容不下那么多人。”
他的目光扫过众人,语气渐渐变得严肃:“现在,除去朝廷重臣、军中要员,以及英国公、成国公、襄城伯之外,其余官员都可以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