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明末力挽狂澜醺浅月
第一百一十五章 勤王的史可法(第3页)
“儿啊。”史可法转向一旁默默站立的干儿子史德威,“你带几个人随高总镇去兖州,若是道路通畅,就直接去趟海州。”
“孩儿遵命。”史德威恭敬应答。
与此同时,海州水城南面的校场上,一片红色的海洋在阳光下闪耀。微风拂过,带起阵阵旌旗猎猎作响。
一万多名身着红色战袍的士兵整齐列队,白布内衫、棉布裤子,脚上是千层底布鞋,小腿上缠着棉布绑腿。精气神已比往日大不一样。
朱慈烺站在校场边缘,目光扫过这支正在蜕变的军队。这支军队,从最初的杂乱无章到如今的令行禁止,每一步都倾注了他的心血。
大沽口一战后,他便开始着手改编克难新军。虽然对军事并不精通,但前世看过不少中外的战争电影和小说啊,那时他对拿破仑情有独钟,《战争与和平》,《滑铁卢战役》他都印象深刻。多多少少地派上了些用场。没想到上次一战竟然效果还不错。
“列队!”军官的声音在校场上回荡。
“预备!”士兵们的动作整齐划一。
“齐射!”随着号令,士兵们举起手中的火铳,做出射击的动作。训练用的空铳发出清脆的声响。
朱慈烺微微点头,这支军队比起在大沽口时确实进步不小。但问题依然不少:火铳数量严重不足,大部分士兵只能用长枪代替;没有合格的野战炮兵;缺乏懂得近代战术的军官。
“啪!”不远处传来军棍抽打的声音,伴随着士兵的痛呼。
“千岁爷,是否太严厉了?”吴襄在身后轻声问道。
朱慈烺没有回头,目光依然停留在训练的士兵身上:“我绝非贪图速战速决,而是形势所迫。鞑子不会满足于北方,他们的目标是富庶的江南。”
他顿了顿,继续道:“传令下去,挨打的士兵要好生照看。另外,今日在左师前锋协二营用饭,饭后发饷。”
严厉与仁慈并施,这是朱慈烺的治军之道。他很清楚,在短时间内要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很难,但至少可以先从军纪和士气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