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新婚新居,希望的起点(第2页)
岳仁点点头,语气中带着赞许:“你能有这份心意就已经很好了。不过关于土地的事情不必急于一时,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婚事定下来。”
何家那边的态度也迅速地通过各种渠道传达到了这边。他们的儿子战死沙场,留下了这么一个年轻的寡妇,独自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显而易见。在这种艰难的处境下,突然有了一个好人家愿意接纳这位寡妇,愿意与她续弦再婚,这对于何家来说无疑是一个缓解困境的好机会。因此,他们自然不会对此事加以任何阻拦,反而会欣然接受。更何况,岳秋娘子在婚姻期间并没有生下男丁,按照传统的观念,没有儿子就意味着家族的香火难以延续。而家中仅有的两个丫头,虽然也是血脉亲情,但在传承家族香火的问题上,她们的作用毕竟有限。因此,从家族长远利益的角度考虑,何家更没有理由反对这门亲事。
婚期就定在新石屋修好之后,韩远的户籍问题也顺利解决,从郡府到朝廷,都有了正式的记录。他终于成为了韩家峪的一员,再也不用担心身份的问题。寒冬时节,正是修缮窑洞的最佳时机,此时干活不仅省力还能省钱。
韩家峪的百姓大多居住在窑洞里,这里的黄土层虽然不及陕北那么厚实,但也十分坚固。韩远花了几天时间,反复琢磨新窑的设计方案。他手执木炭,在纸上仔细绘制,不时停下来深思熟虑,再添加一些细节。
“老爹,您看这个设计怎么样?”韩远将图纸平摊在桌上,期待老爹的意见。老爹凑近仔细观看,只见图纸上三孔窑洞一字排开,每孔窑洞都设有正间和两个侧房,共计九间房。窑洞高三丈三尺,宽一丈,进深三丈。
“这边是我住的,那边给桂儿和菊儿。”韩远指着两侧的房间详细解释道,“其余的房间可以用来做厨房、粮仓和储物间。每个主窑都要修上暖炕,说实话,这窑洞简直就是天然的空调,冬天暖和得跟火炕似的,夏天凉快得跟地窖一样,不过这里的冬天实在太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