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怎么了,我可是个好地主山归时有雾
第五十六章 婚约的决定:命运的转折(第2页)
韩远将情况简单说了,岳七很快答应让秋女三姐妹暂住自己家,明天开始帮忙做面点。
“多谢岳七哥。”韩远拱手道谢。
“客气啥,”岳七笑道,“你小子现在可是咱们村的大财主,帮你是应该的。”
回到小院,韩远躺在炕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油灯在风中摇曳,在墙上投下摇晃的影子。他索性坐起来,开始查看今天的账本。
生意上的事情倒是一片大好。蜜糕日销三万个,每个赚三文钱;豆渣窝窝破万,利润虽薄但胜在量大;就连贵价的大香肉饼也能卖出五千个,这可是纯利润。豆浆、油条、豆腐的生意也都红火得很。
想到这里,韩远精神一振,坐起身来开始规划新品。他取出一个小本子,仔细记录着。
“明天试推菘菜包子,再搭配生煎包子”他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先各做一千个试水,菘菜要提前腌制,去掉苦味”
洛京城外的四家店铺也准备就绪,明天就能开张。工匠们已经将招牌都挂好,灶台、案板、蒸笼一应俱全。韩远心里盘算着,这下销量又能上一个台阶。
不过最近也有些坏消息。粮价又跌了,糜子面从三百一斗跌到一百八十。所幸韩远早有准备,存粮不多,进货都是提前一天预订第二天的量,损失在可控范围内。
最让他头疼的是碱的问题。原料供应不足,只能让人到更远的地方采购玉精,同时用草木灰土法制碱。这办法虽然笨拙费时,但眼下也只能这样。
工程队的生意倒是越来越好。十个施工组都去了洛京,在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里当差。赵匠头昨日派人传话,说那边勋贵们都对韩家的炕灶感兴趣,订单排到明年去了。
“得趁这个机会扩大规模。”韩远琢磨着,在本子上计算着人工成本,“再招十队人马,趁着农闲,多拉些人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