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秀州府的暗流(第2页)

 老苗虽心中失望,却也不得不为儿子着想。他沉吟片刻,问道:“有说院试推迟到什么时候吗?” 

 苗氏摇头:“说是要等钦差来了才知道,大家都在等消息,许是十天半个月,也可能是两三个月,亦或者到明年开春。” 

 老苗皱眉思索,最终咬牙道:“等钦差到了我就能出去了,若是到时候我还出不去,你就让乌头来见我,他知道怎么做。” 

 得了这番话,苗氏总算松了口气。她匆匆返回,将消息偷偷告诉孟文。年轻人脸上总算有了笑意,竟还装模作样地给苗氏赔了个不是。 

 孟家人见状,对苗氏的态度也缓和了些。然而,这些纷扰对梧桐村的普通百姓而言,却是遥不可及的事。 

 村民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挣钱、筹粮、重建家园。村长家的韩氏鲁氏带着孩子们,日复一日地修缮着残破的房屋。他们如蚂蚁筑巢,一点一点将家园重建。 

 两个月过去,原本只有一排四间新房的村长家,如今堂屋和灶屋也终于有了模样。 

 萧瑟的秋风席卷而过,梧桐村的田间地头一片忙碌景象。周琴站在田埂上,手握铜锣,目光扫过辛勤劳作的村民们。她的心中既有期待,又带着一丝不安。 

 魏涛带着几个官差走来,脸上写满忧虑。他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开口问道:“周琴,这银薯真的能有好收成吗?” 

 周琴微微蹙眉,轻声回道:“魏师爷,咱们都得拭目以待。”她转身走向田地,想要亲自试试,却被刘林帆拦下。 

 “东家,还是让我来吧。”刘林帆接过锄头,小心翼翼地挖掘起来。 

 几下之后,一个圆润的银薯露出了地面。周琴眼前一亮,忍不住笑出声来:“瞧,收成还不错!” 

 她的话音刚落,村民们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纷纷奔向自家田地。魏涛见状,默默带着手下人退走了。 

 接连两天,整个祥和县的百姓都忙着收获银薯。然而,县城里却弥漫着一股紧张的气氛。 

 朝廷派来的钦差终于抵达了秀州府城。庄严的仪仗队列队而入,长枪如林,铁甲森然。知府钱平远带着一众官员,恭敬地站在城门口迎接。他的身旁站着此次院试的主考官宗泰安。 

 一辆华贵的马车缓缓驶来,车帘掀起,露出韦正龙威严的面孔。他目光如炬,扫视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径直走向宗泰安,完全无视了钱平远的存在。 

 “宗院士,别来无恙啊。”韦正龙的声音平静中带着一丝锐利。 

 宗泰安愣了一下,随即笑道:“黄大人舟车劳顿,请。” 

 钱平远脸色阴沉,强忍着不快跟了上去。进了府衙,他迫不及待地问起赈灾款的事。 

 韦正龙淡淡地打断了他:“皇上有令,此事由本官亲自处理。另外,工部侍郎陈冬大人也将前来调查洛河决堤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