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轻资产运营的战略转型(第3页)


 “张鸣,暂停所有合作谈判,我们先把标准做好再说。”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安几乎住在了办公室,亲自主持《安居养老运营标准手册》的编写工作。从建筑设计、设备选型、服务流程到人员培训,事无巨细,全部纳入标准化体系。


 沈佳组织了养老服务专家团队,将每一个成功经验系统化、标准化,转化为可复制的模块。


 “这本手册,就是我们轻资产扩张的'圣经'。”王安合上厚厚的标准手册,疲惫但满足地微笑。


 标准体系完成后,王安精心挑选了三家区域龙头企业作为首批合作伙伴,分别在上海、成都和深圳启动“安居养老”连锁项目。


 “这份合同不仅是商业合作,更是一份责任。”签约仪式上,王安真诚开口,“养老不只是生意,而是关乎无数老人的晚年幸福。”


 首批合作项目进展顺利,三地“安居养老”社区开业首日,均创下当地养老地产销售纪录。品牌效应开始显现,越来越多的合作伙伴慕名而来。


 徐浪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上安居养老的宣传视频,脸色阴晴不定。


 “既然打不过,那就复制他!”徐浪一拍桌子,“给我组建团队,迅速推出'徐氏养老'品牌,照搬安居的模式!”


 然而,徐浪很快发现,表面上的模仿容易,内在的精髓却难以复制。没有标准体系和人才团队的支撑,他的项目频频出现问题。


 与此同时,王安的脑海中响起系统奖励提示:【“品牌价值评估:安居养老品牌估值达10亿元,轻资产运营模式专利一份”】


 夕阳西下,王安站在公司楼顶,远眺城市轮廓。从一个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商,到拥有全国连锁品牌的轻资产运营商,安居地产完成了华丽转身。


 “轻资产并不意味着责任轻。相反,我们肩负的是更多老人的晚年幸福。”王安喃喃自语。


 远处,一轮明月悄然升起,仿佛在见证着一个商业传奇的诞生。安居地产的版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全国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