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寄稿子 (第2页)

 “火急火燎干什么,吃完早餐再出去”刘玉玲在后边对着陈平波喊道

 “我今天约同学了,我出去吃”

 陈平波一个南方人,看桌上早餐的馒头咸菜是一点都不想吃,对馒头面食是半点兴趣都没有

 走出房门阳光洒满院子,伴随着巷里传来的一阵喧嚣的气息,叫卖声、聊天声、声声入耳。

 出了巷口直奔打印店那条街去,昨天坐公交回来,看外面的自行车很多,还没什么感觉

 如今自己挤在这自行车的庞大队伍当中,各种自行车铃声此起彼伏,同职工单位的还一边缓慢骑行一边聊天

 这是时代的气息,换到短视频平台的话,评论区估计都是说满满的回忆杀,但身处自行车大队伍里的陈平波是真泥马难受啊

 “老板,来碗面”

 陈平波把自行车停在面摊一旁锁好,这时候自行车真不敢停远了,现在偷自行车太猖狂了

 不说后院唐叔家,去年陈平波他老爹陈大江,就就去买包烟的功夫,自行车就跟他家天各一方音讯全无

 面要煮好还要好几分钟,直接略过面摊,到隔壁的包子摊

 “老板包子多少钱一个”

 “您要肉包还是菜包,肉包两毛钱一个,菜包五分钱一个”

 现在生猪养殖还没形成大规模化,比菜价高出一截,现在人想吃肉自由还得有段时间

 包子摊老板穿着袖套,身上还挂着一副厨房套装,听口音应该是西北人

 张口一副陕甘宁口音,却一口一个您,让陈平波差点没憋住笑,看来老板是硬融入燕京

 “来两个肉包”

 “好嘞”

 陈平波拿着包子,回到面摊坐下,这边的面也好了

 “您的面来了,慢用”

 接过陈平波给他的五毛钱,老板说完话就转身离去

 现在临近上班时间,吃早餐的人也没几个,都吃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不用上班闲逛的

 燕京的物价是真贵啊,陈平波在新世纪初2000年老家还吃着1块钱的粉,现在才92年燕京的素面就已经5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