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重生大宋朝老骥伏枥1952

第158章 徽宗回朝(第2页)

 宋徽宗不失时机地幽了童贯一默,童贯“噗通”一声双膝跪倒在地,鸡啄米似地扣头不止,道:“微臣童贯托了太上皇的恩德大难不死,张澄那厮捧回汴京的人头自然是假的;倘若是真的,微臣还能跪在太上皇您的膝下!”

 宋徽宗激动不已地抚摸着童贯的脸颊、肩膀、后背、双腿,胳膊;嘿嘿笑道:“果然是铁人童贯,黄天不负良心之人啊!童爱卿为大宋立了那么多功劳应该长命百岁!都怪赵恒那厮妄听奸贼之言,给童爱卿罗列了十大罪责;简直混账透顶!”

 宋徽宗比童贯小28岁,也就是说宋徽宗还在襁褓之中时,童贯便是大内的公公。

 童贯看着宋徽宗长大,从小便知道他是个神童;从三岁起就钟情琴棋书画。

 赵佶出生前,童贯陪同赵佶的亲爹宋神宗到秘书省观赏所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不久之后便生下了徽宗。

 “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胜过李主百倍;成为书画大家文艺皇帝”

 童贯对小时候的赵佶就钟爱有加,后来童贯做了赵佶的臣子;是赵佶最信任的大臣。

 宋徽宗失去江山做了女真人的阶下囚后,才意识到童贯的忠勇,蔡京的智慧,马植的爱国。

 然而三个功勋卓绝的忠良大将在宋钦宗赵恒登基后全被定为祸国殃民的奸贼,予以诛杀。

 童贯以太监身份统领大宋军队20多年,镇压方腊、宋江起义,使国内得以平静;收复西北边疆四州,名声响贯全域。

 宦官身体上的残缺很容易引起发其自身心理的扭曲,因此,一旦这类人得到权利后,就很有可能做出常人所不能理解的变态行径,严重的还会对整个国家带来灾难。

 作为随时伴在皇权左右的人,宦官们也自然懂得“狐假虎威”的道理。

 比如,唐代的宦官可以废立皇帝;明代的宦官则是在历史上最为臭名昭着;而宋朝的宦官有所不同,虽然也是臭名远扬,但却能够统率三军,驰骋疆场。

 封建王权统治下的皇朝,宦官通常不会出皇城;因为他们不能生育,即使到了外边也无法组建家庭而过上和普通人一样的日子。

 因此宦官会把皇宫当做自己家,一辈子依靠皇权生活;然而大宋朝元丰年间的宦官李宪却是个例外,他曾在西北战场上大杀四方,攻城拔寨,令敌人闻风丧胆。

 五路伐夏之战中李宪神勇无比,率兵攻进西夏腹地天都山,还烧毁了西夏的宫殿。

 李宪英勇征战的故事中使人们了解到北宋宦官的勇猛,甚至于很多猛将都无法与他们匹敌。

 作为李宪的弟子童贯,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是北宋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

 童贯在腐儒的笔下是臭名远扬的奸臣,被评为大宋“六贼”之一;但这些年经过专家对北宋历史仔细研究后发现,童贯为大宋立下了显赫的战功,专家笑称是时候给童贯翻案还他一个清白了。

 宋徽宗登基后,蔡京和童贯分别当上了首相和媪相,成为朝廷的顶梁柱,两人还共同制定了进攻河湟吐蕃的计划。

 河湟地区是在王韶熙河开边时纳入北宋领土的,但由于后来朝廷中的党争持续不断;新旧党打得热火朝天,也就无人再有闲心去操心河湟地区,因此无人问津的河湟地区再次落入敌军之手。

 河湟地区有极高的战略价值,如果宋军将其占领,那么西夏就会面对腹背受敌的情况,大宋也就能在和西夏的斗争当中占据优势地位,进而彻底消灭西夏。

 熙宁年间,王韶先后收复了宕、岷、河、临、叠、洮六州,为大宋开疆拓土了2000余里,如果当时能够不受给养和天气的限制,那么早在神宗五路伐夏之时,西夏就会被彻底消灭。

 宋军把西北十万兵力都集合到了一起,任命王厚为统率,宦官童贯为监军,征战西北。

 这个安排是大宋常规的作战部署,宦官在军队中通常都任监军,这样可以对军中的各路将领起到节制的作用,更好地把握全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