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重生大宋朝老骥伏枥1952

第168章 赶往姜城(第2页)

 “蒋琬提出“水陆并进攻魏’计划,但未大规模实施;姜维虽继续北伐,但规模和频率已大幅降低,减轻了国家负担。

 “这种战略收缩为蜀汉争取了休养生息的时间,避免了过度消耗国力。

 “刘禅虽非雄主,但深知自身能力有限,选择信任并重用诸葛亮指定的辅政大臣。极少直接干预朝政,而是通过‘垂拱而治’维持官僚体系的运转,避免了因君主专断导致的决策失误。

 “费祎遇刺后,刘禅虽提拔姜维主持军事,但仍以陈祗、董厥等文臣制衡,防止武将专权。

 “蜀汉政权内部存在荆州集团(刘备嫡系)、东州集团(刘璋旧部)、益州本土集团的派系之争。刘禅通过平衡各派利益(如提拔益州士族子弟为官),缓解了长期存在的政治裂痕,避免了内部分裂。

 “公元263年魏军兵临成都,刘禅在谯周等大臣劝说下选择投降,虽背负亡国之君的骂名,却避免了成都百姓遭屠杀和城池被毁;这种妥协客观上延续了蜀汉政权在投降前的统治稳定性。

 “蜀汉以益州(四川)为根基,周围有秦岭、大巴山等天险环绕,易守难攻。诸葛亮生前主持修建的汉中防线(如祁山堡、陈仓道工事)在其死后仍发挥作用,魏军多次进攻均因粮道艰险、后勤困难而失败。

 “姜维继承诸葛亮遗志,通过北伐牵制曹魏兵力(如 249年洮西之战大败王经),使魏军难以集中力量南下灭蜀。这种“积极防御”策略为蜀汉争取了生存空间。”

 马超侃侃而谈受到宋徽宗的热烈赞扬,宋徽宗嘿嘿笑道:“寡人不如后主刘禅,投降金国过后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并没有退兵;最近又有四太子完颜宗弼金兀术率领十万大军住进刘家寺金兵军营,看那阵势是要打过长江,并吞整个华夏!”

 郑斯文禁不住笑道:“这么说陛下自知之明的意识早就备份,郑斯文之所以叫圣上通过璇玑门来到后世,主要目的就是让您见识一下什么叫繁华;增强豪壮之气和金兵死磕到底!”

 郑斯文说着郑重其事道:“后世人有句经典语词:‘朋友来了有美酒,若是那豺狼来了对付他们的有猎枪’!”

 郑斯文说完这句话,指指前方道:“前方就是姜城,姜城就是陈仓;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姜城的万豪酒店是我们今晚上住宿用餐的地方!”

 道路两旁的高楼大厦映入宋徽宗的眼帘,宋徽宗哪里见过如此高峻如云的建筑;惊叹不已,道:“军师中郎将,这么高的楼房里面都住的是啥人?”

 宋徽宗说着,还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郑斯文拍起了响掌,说陛下的记性真好,一字不落地将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诗词吟诵出来。

 郑斯文奉承宋徽宗的同时回答他的问题:“圣上刚才问高楼里面住的什么人?小可明确告诉你,都是平民百姓!后世不像宋朝那样把人分成等级,什么官吏、学士、军校、兵士、庶民;现代社会不分等级,大家都是平民老百姓!”

 宋徽宗低头不语,李师师却打破砂锅问到底,道:“郑小弟说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主人公是不是韩信?”

 “夫人姐姐没有说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主角就是韩信!”郑斯文慷慨激昂道:“韩信的军事行动不仅迅速扭转了刘邦的劣势,更以‘战必胜,攻必取’的指挥艺术,为汉王朝的建立立下首功。其战术灵活(如背水阵、水攻)、战略大局观(孤立项羽)被后世誉为兵仙。然而,功高震主也导致他最终被吕后诛杀,成为悲剧性人物!”

 马超笑道:“郑小弟是历史系大学生,能不能讲讲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后具体进行了哪些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