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解决问题,导师人选(第2页)

 第一轮海选,每个分赛点就要接待人,平均每天接待300多人,每人身上用时5分钟的话,那一天就要用25个小时以上。

 哦,一天没有25个小时……

 这能吃的消就见鬼了!

 还有像魔都丶燕京丶蓉城丶山城……

 这些大城市的分赛区,从数据推算,虽然没有羊城分赛区那么疯狂,但也出现报名人数过多的情况。

 杨帆问王姝雅要来一支签字笔,一目十行的在表格上看着,手中的的笔不时划下。

 很快他把统计表格递回给杜青梅,嘴里说道:“这些分赛区,立即着手增加分赛点。”

 杜青梅皱眉,这个方法她当然也想到了,但问题是……

 她说道:“11号开赛,我们时间上来不及了。”

 杨帆看着杜青梅:“专业评委,直接去当地的音乐系找,实在不行只要和演艺圈有关的专业人士,都行!”

 “音乐是一门艺术,艺术都是相通的嘛!”

 杜青梅照着这个思路一想,别说,还真的可以解决评委问题。

 可找范围这么大,钱到位,今晚人都能到位!

 意识到杨帆是胸有成竹的,她连忙追问:“那场地和场地的布置呢?”

 杨帆露出了笑容:“外包给当地公司,演出公司没有,就找婚庆,找广告公司,甚至是殡仪服务公司,大学社团,只需要搭出个草台班子就行。”

 “因为真热爱音乐的人,他需要的只是一根能发声的话筒。”

 这,好有道理的样子。

 杜青梅本想当场联系当地的负责人,立即着手建立更多的分赛点。

 但这时,王姝雅忽然问道:“节目录制的导师,是不是该确定下来了?”

 这个也是个问题,甚至是比海选工作更重要。

 毕竟海选工作出了纰漏,它也不会在电视上呈现出来,《华夏好声音》最关键的地方,还是整个节目的录制效果。

 整个节目最大的两个看点,一个是歌手的表现,另一个,就是导师的抢人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