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羑里城囚西伯侯(上)(第2页)
纣王一听,嘿,这俩可是自己的宠臣,向来言听计从,就说:“行,就按你们说的,以前崇侯虎对国家有功,朕不能辜负他。”然后叫奉御官传旨:“特别赦免崇侯虎。”费仲、尤浑这俩家伙谢恩后,美滋滋地回到班列。旨意一传出,“只赦免崇侯虎”,这可把殿东头的武成王黄飞虎给惹恼了。
黄飞虎拿着笏板,气冲冲地出班,亚相比干、微子、箕子、微子启、微子衍、伯夷、叔齐七人也跟着一起出班,俯身伏地。比干上奏说:“陛下呀,大臣那可是您的得力助手。姜桓楚在东鲁那可是威风凛凛,立了不少战功,说他弑君,一点证据都没有,咋能就这么判死刑呢;况且姬昌忠心耿耿,一心为国为民,那可是国家的大福星;他道德高尚,就像天地一样让人敬仰,品德好得没话说,仁爱之心能团结诸侯,义气能感染文武百官,礼仪能治理好国家,智慧能制服反叛,诚信能让军民信服,纪律严明,政事处理得井井有条。在他那儿,臣子贤良,君主正直,儿子孝顺,父亲慈爱,兄长友爱,弟弟恭敬,大家齐心协力,不轻易发动战争,不胡乱杀伐,路上行人都互相让路,晚上睡觉都不用关门,路上丢了东西都没人捡,四方的人都敬仰他,都称他为西方圣人;鄂崇禹身负一方重任,日夜为您的江山操劳,让一方平安无事。他们可都是对国家有功的大臣。陛下您就可怜可怜他们,把他们都赦免了吧,群臣一定会感激您的!”
纣王一听,不耐烦地说:“姜桓楚谋逆,鄂崇禹、姬昌花言巧语蛊惑人心,胡乱诋毁君主,都罪不可赦,你们这些臣子怎么能胡乱担保!”
黄飞虎又上奏:“陛下呀,姜桓楚、鄂崇禹都是有名望的大臣,向来没犯过错;姬昌更是个有良心的君子,还擅长算卦。他们可都是国家的栋梁之才。现在一下子无罪被杀,天下的臣子们能服气吗?况且三路诸侯手下都有几十万披甲士兵,精兵猛将一大堆。要是他们的臣民知道自己的君主死得冤枉,怎么能忍心呢?万一他们心思一动,那战争可就来了,四方的老百姓可就遭殃了。再说了,太师还在远征北海呢,现在国内又挑起这祸端,国家还能安稳吗?陛下您就开恩,赦免他们吧,这可是国家的幸运啊!”
纣王听了这么多人上奏,又见七王极力劝谏,就说:“姬昌嘛,朕也听说他忠诚善良,这次不应该随声附和,本来应该重重处罚。但看在诸位爱卿的面子上,就赦免他吧。不过,要是他日后回国有啥变故,你们可别想推卸责任。姜桓楚、鄂崇禹谋逆,不可赦免,赶快执行刑罚!你们别再上奏了。”旨意传出:“赦免姬昌。”天子命令奉御官:“赶快催促行刑,把姜桓楚、鄂祟禹依法处置。”
纣王皱着眉头,不耐烦地说:“你们又搞什么名堂?有啥奏章快说。”
杨任挺直腰板,不卑不亢地上奏:“陛下,这四位大臣虽说被定了罪,但上天赦免姬昌,那可是因为七位大王一心为国家、为贤良据理力争啊。姜桓楚和鄂崇禹可都是咱国家的顶梁柱大臣。姜桓楚身负重任,功劳那是杠杠的,平日里规规矩矩,从来没有干过啥缺德事儿,说他谋逆,根本就没有证据,咋能随便给他定罪呢。鄂崇禹性格直爽,那是一点都不藏着掖着,直言劝谏陛下,句句属实,没有半点虚假。臣听说,君主贤明,臣子自然正直。敢于直言君主过错的,那是忠臣;只会阿谀奉承、迎合君主的,那是佞臣。臣等眼睁睁看着国家如今这艰难的局面,实在是忍不住,不得不反复进言。陛下,您就可怜可怜这二位大臣,他们实在是无辜啊,赦免他们,让他们回自己的国家,这样各地也能太平,君臣都能在如尧天般的盛世里快快乐乐,万民在您的德化之下欢歌,臣民也会念叨陛下您宽容大度,像流水一样接纳劝谏,这样也不辜负臣子们一心为国为民的心意啊。臣等对陛下的感激,那真是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