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回 渭水文王聘子牙(上)(第2页)
姜子牙见武吉态度诚恳,而且掐指一算,知道这小子日后必有大出息,便说:“你要我救你也行,你得拜我为师,我才出手。”
武吉一听,想都没想,“咚咚咚”磕了几个响头,就拜了师。
姜子牙这才说道:“你既然成了我的徒弟,我肯定得救你。你赶紧回家,在你的床前,不管长短,挖个四尺深的坑。到了黄昏,你就睡在坑里,让你母亲在你头前点一盏灯,脚后也点一盏灯。再抓两把米或者饭,撒在你身上,然后铺上些乱草。睡过一夜起来,你就照常去做生意,保证再没什么事儿了。”
武吉听了,牢记师父的吩咐,麻溜地回到家中,挖坑、点灯、撒米、铺草,按部就班地忙活起来。这事儿也有诗为证:
文王先天数,子牙善厌星。不因武吉事,焉能陟帝廷。磻溪生将相,周室产天丁。大造原相定,须教数合冥。
武吉忙完,脸上乐开了花。母亲见他这样,好奇地问:“我儿,你去找姜老爷,事儿办得咋样啦?”
武吉就把经过一五一十地跟母亲说了一遍。母亲听了,喜出望外,赶忙催着武吉赶紧挖坑点灯。
咱再来说说姜子牙。三更时分,他披头散发,手持宝剑,脚踏罡步,嘴里念念有词,掐诀结印,认认真真地为武吉厌星。
第二天一大早,武吉就跑来见姜子牙,恭恭敬敬地喊了声:“师父。”然后规规矩矩地行了个大礼。
姜子牙说:“你既然拜我为师,以后就得听我的话。打柴这活儿,可不能干一辈子。你以后早上起来挑柴去卖,中午就回来,我教你兵法。你知道不,现在纣王昏庸无道,天下都有四百镇诸侯造反啦。”
武吉眼睛瞪得大大的,好奇地问:“老师父,都有哪四百镇诸侯反啦?”
姜子牙说:“东伯侯姜文焕反了,带着四十万大军,在游魂关打得那叫一个热闹;南伯侯鄂顺也反了,领着三十万人马,攻打三山关呢。我前几天夜观天象,发现西岐过不了多久就要兵荒马乱啦。这可是个大展身手的好时机,你可得用心学艺,要是能立下战功,入朝为官,那可就成了天子的臣子,可比打柴强多了。老话说得好:‘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还有‘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你拜我为师,可不能白拜。”
武吉听了师父的话,那叫一个热血沸腾,从此早晚用心,紧紧跟着姜子牙,刻苦学习武艺,钻研六韬兵法。
时间过得飞快,有一天,散宜生突然想起武吉的事儿,这都过去半年了,武吉还没回来领罪呢。散宜生赶忙进宫去见文王,启奏道:“大王,武吉打死王相那事儿,臣看他有老母亲在家,没人照顾,就奏请您放他回家,让他把母亲的棺木、日常开销啥的都安排好就回来领罪。可谁能想到,这小子居然敢欺骗国法,都半年过去了,还不见人影,肯定是个狡猾的家伙。大王您可以推演先天数,看看这到底是咋回事。”
文王说:“行。”说完,就拿起金钱,开始占卜吉凶。算完之后,文王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武吉这孩子,也不是那种狡猾的人。他是害怕刑罚,自己跳进万丈深潭,已经死啦。按道理说,他这也不算斗殴杀人,只是误伤百姓,罪不该死。可他却因为害怕法律丢了性命,真是可怜呐!”文王叹息了好一会儿,君臣这才各自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