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空间异能的救赎之路咖啡无糖不甜
第76章 农业的发展(第3页)
丰收节当天,晒谷场变成了科技博览会。智能温室培育的巨型南瓜重达 80 公斤,垂直农场的水培蔬菜组成立体花坛。李有福的传统稻种 "铁杆青" 与转基因小麦并列展出,旁边的电子屏显示着两者的基因图谱对比。
"这是我们的未来粮仓," 刘岗在开幕式上致辞,"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每一粒种子都带着祖先的温度。"
技术培训在废弃的粮仓举行。老农民们围坐在智能设备前,林浩演示着无人机操作:"推杆控制高度,遥感调整角度,注意避开高压线。"
李有福突然举手:"这玩意儿能看见地底下的墒情不?" 他的问题引发一阵善意的笑声。
吴玉接过话头:"我们正在开发地下雷达系统," 她展示着原型机,"通过电磁波反射探测土壤结构。"
夜晚的篝火晚会上,年轻人用 3d 打印笔制作农具模型,老人们用传统方法编织草绳。虎子的无人机表演将晚会推向高潮,机腹挂载的 Led 灯在夜空画出农作物的生长轨迹。
"明年我们要举办种子交换节," 吴玉对邻镇代表说,"让每个社区的特色品种都能找到新的土壤。"
深夜,刘岗和吴玉漫步在试验田埂。月光下,智能温室的自动遮阳网正在闭合,垂直农场的 Led 灯渐次熄灭。远处,水产养殖塘的增氧机搅碎水面,倒映着银河的波光。
"你看," 吴玉指着盐碱地试验区,"耐盐水稻的秧苗正在抽穗。"
刘岗望着旋转的风力发电机,叶片尖端的警示灯划破夜空:"技术不该是对自然的征服,而是对生命的敬畏。" 他的声音里带着泥土的芬芳,"就像这些转基因作物,既延续了祖先的智慧,又承载着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