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殿定雄韬平海策,途惊险影避医车(第2页)
李世民沉吟片刻,抬手道:“承范此策太过凶险,虽暂不采纳,但届时你可率一支偏师有所牵制,伺机而动。“
“陛下!“尉迟恭面庞泛起凝重,“高句丽多是坚城恶战,以往以骑制骑的法子怕是行不通了。
臣建议水陆并进,以诱敌为主...只是如何诱敌...或许可以一试秦小子的手段?“
房玄龄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粮草乃大军命脉,臣已拟定分段转运之法。以营州、云中等地为中转站,可保补给不断。“
李积面色凝重:“高句丽城高池深,强攻难下。臣以为当徐徐蚕食,每下一城便派驻能吏治理。
否则一旦入冬,辽东苦寒,唯有倚仗秦浩、张俭麾下熟悉北地的将士。“一番老成谋国之言,让李世民频频点头。
见李世民扭头望向自己,李治连忙开口:“儿臣建议联合契丹、靺鞨等部族,令其在侧翼袭扰,虚张声势,以为疑兵。“
李世民微微颔首,随即展开李泰与秦浩的奏疏:“魏王举荐张亮执掌水军,诸位以为如何?“
尉迟恭闷哼一声:“张亮虽有水战的经验,但其临敌指挥太过差劲,听闻秦浩麾下有个叫高侃的年纪虽轻,对水战颇有心得,连秦浩都赞不绝口!“
众人顿时议论纷纷,李世民权衡再三,沉声拒绝:“高侃资历尚浅,恐难服众。水军统帅,朕亦觉得张亮为宜,常何给朕的奏书中也颇为认同。
秦浩举荐的苏烈、薛礼等将领,以及负责粮草的上官仪、马周,诸位觉得如何?“
长孙无忌看了眼李治的神情,带头表示没有异议。
“秦浩还提了几条缓兵之策,诸位听听,看有何意见?“李世民目光灼灼,“先遣使谈判,建议唐俭出使高句丽,
让其让出几座新罗城池为条件册封高藏,再商谈划定缓冲地带,王玄策出使百济警告其停止军事行动......”
见众人皆点头认同,继续说道:“辽东前线每半月进行一次军演,待大军集结完毕时便以保护使臣为名快速推进......”
长孙无忌嘴角一扯,这理由和之前如出一辙,就是挺不要脸,不过好像确实是个不错的借口。
见众人又都点头,李世民笑道:“有意见要提出来,将运兵船伪装成商船,每日派五百擅射者携辎重进入新罗,
军事支持新罗集中兵力反攻百济南方,空船则继续前行经过高句丽停泊时,制造商队停靠假象,让高句丽产生习惯性麻痹,以利登陆作战......”
尉迟恭嘟囔了一句:“这个臭小子坏心眼子可真多啊......”
众人有些没忍住轻笑出声,不过眼中皆浮现出赞赏之色。
“水军三月趁风浪最小时出征,陆军分批秘密向边境集结!“李世民掷下决定,声音铿锵,“以军演为名!“
待众臣散去,李世民留下李治,正色问道:“太子可还记得裴行俭?”
李治点了点头:“是父皇之前留在弘文馆读书的裴氏遗孤,儿臣读书之时见过数面,颇为....机变。”
李世民微微一笑:“知节之前奏请调他去边关历练,如今秦浩也在奏书中提了一嘴。
此子智勇双全,日后必是大唐的栋梁之才,你当用心考察,临行前,好好嘱咐一番,给他个恩典吧!“
-----------------
泉盖苏文斜倚在虎皮椅上,手中的酒盏映出阴鸷的面容。使者跪在阶下,额头沁出冷汗,将长安的见闻娓娓道来。
“李世民拍案而起,怒斥大人弑君篡权,扬言天兵将至......“使者话音未落,泉盖苏文突然将酒盏重重的砸在地上,惊得廊下的守卫浑身一颤。
“哼!倒会装腔作势!边境始终不闻战鼓,城中也不见唐军探子,他真要开战,岂会如此安静?“
高延寿犹豫着开口:“莫离支,安市城外唐军日日操练,定是在等我军守备松懈!“
泉盖苏文猛地起身:“操练?为何只练不攻?听说他们每日还奏乐唱曲,倒像是来辽东游猎的!你这消息真真假假,叫人如何相信?“
说着踱步到了地图前,指尖重重戳在新罗的版图上,“我意已决,即刻增兵新罗,先灭了这群跳梁小丑!“
高延寿急得额头青筋暴起,扑通跪地:“莫离支万万不可!新罗境内突然冒出支奇兵,带着新罗士兵打起了游击的战法,百济军苦不堪言。
我军若陷在新罗,唐军趁虚而入,只怕......“
泉盖苏文的拳头狠狠砸在案几上:“定是秦浩的诡计!这支军队在安市城外按兵不动,定是知道安市城不听调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