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有心?能者居之。(第2页)
殿内又只剩皇帝一人了。
温长宁没动弹,笃定还会有人来。
他继续盘腿坐着,思考那句太后最后说的话。
有心。
无心。
没有感情,或者感情淡漠。
但是有一些说不通。
皇帝在知道楚瑜身份后,眼里明显有对儿子的心疼,有对“暗中设计他的敌人”的暴怒。——这是有感情的表现。
说实话他也对太后够孝顺了——除了要去掉铁一般的事实之杀她大儿子以及有必要的斩草除根。有好东西了,皇帝都是第一时间给太后送过去,不违背皇帝原则的情况下也算是对太后百依百顺。——这是有感情的表现。
混迹这么久的皇宫朝廷温长宁也不是白混的,加上道听途说来的,还有他从怎么说也是在京城活了二十年的顾长晏那是知道的:先太子楚瑄是很孝顺,不对,是非常孝顺,孝顺这个褒义词是他劣迹斑斑的缺点中为数不多的优点了。
对于楚瑄的本性,因为有当时的皇后,现太后打掩护,还有站队楚瑄的达官显贵帮忙,平庸且无功无过的先帝或许并不是一清二楚。
至于为什么楚瑄这个德行了,还有臣子站队,只能说为了有利可图,他们不关心下一任储君到底有没有治国的能力,是不是明君。
如果不是先帝遵循嫡长子传统,又看楚瑄孝顺,朝廷角力诸多因素,嫡次子楚桓就要当仁不让了。
但是以上这些“如果不是”在武力值面前都是屁。不管怎么说,人家楚桓凭借着心狠手辣,冷血无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在乎后世史书对他的批判,取得了权力争夺战中的最终胜利。
看如今这个样子,人家是当皇帝当爽了。
思绪发散的有些远了,温长宁稍微剪掉不相关的横生枝桠,继续做阅读理解。
孝顺是楚瑄为数不多,也可能是唯一的优点,但却好像是楚桓众多优点中不值一提的一点了。
而根据汇总的表面情报,他作为外人表示看不出在这一个孝顺的点上他们两个兄弟的差别。
但是,太后是他们的亲生母亲,肯定是可以分辨出其中的参差的,只要她不是没道理地偏到心眼里了。
在此之前温长宁不确定太后是不是不讲道理的偏心眼,也没分析的这么深入过,如今听到她对楚桓的回答,他确定了,太后是讲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