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成团夜曲目公布 下(第3页)
冰冷而深邃的合成器音色铺陈出广袤的压抑感,脉冲般的节拍如同深海之下的心跳,而隐约回荡的深海回声采样。
则像某种远古的呼唤,让人血液渐冷,却又在寂静中暗藏爆发的伏笔。
intro部分以深海声呐的脉冲音效切入,缓慢延展的电子氛围如同无形的潮水,一层层漫过听众的感官。
谢青玉顿感耳目一新,背部微微坐直了一些,静待接下来的歌词部分。
这个前调,很对他的胃口。
如果后续不崩盘,他几乎可以确定自己会更倾向这首曲目。
而当歌词部分真正降临的那一刻,他心中最后一丝犹疑也彻底消散。
这首曲目的歌词以“深海”“骨骼”“微生物”等意象,探讨死亡是否真的意味着终结。
消逝的肉体被微生物分解,沉入深海的骨骼逐渐被遗忘,但某种存在或许仍在寂静中延续。
音乐冰冷而深邃,像一场缓慢而庄严的沉没仪式,每一个音符都仿佛在叩击灵魂的最深处。
如果说《在裂缝里种光》带来的是毛孔舒张般的共频共振,那么《直到深海忘记我的名字》引发的,则是灵魂最深处的战栗。
——它不追求瞬间的爆发,而是用绵长的寒意侵蚀每一寸感知,最终让人溺毙在那片无光的深海里。
确实,单独拆开来看,或许会让人觉得某一首曲目的风格稍显单一。
但当《在裂缝里种光》与《直到深海忘记我的名字》作为组合曲目共同呈现时,产生的化学反应完全颠覆了谢青玉最初的判断。
那种与《万物自然》似有若无的既视感彻底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令人战栗的完整美学体系。
这两首歌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在裂缝里种光》是破土而出的生命,用后摇滚的磅礴推进诠释‘生’的倔强。
《直到深海忘记我的名字》则是沉没中的永恒,以暗潮电子的冰冷深邃探讨‘死’的转化。
但它们绝非简单的对立——当生与死的意象在概念上交织,反而形成了更宏大的叙事:冲破生死界限的束缚。
一个向上生长,一个向下沉沦,却在某个不可见的维度达成了诡异的和谐。
就像万向轮般,无论转向哪个角度,最终都回归到同一个核心:在毁灭中寻找重生,在消亡中见证永恒!!!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种看似抽象的概念竟与男团表演形式完美融合:
《在裂缝里种光》的齐舞段落如同集体生命的迸发。
《直到深海忘记我的名字》的编舞则化身为深海中的暗流涌动。
舞台设计必然会将这种对立统一视觉化,或是新芽从骸骨中钻出,或是光粒在深海中重新聚合。
这种“1+1>2”的效果,已经远超普通选秀曲目的范畴,甚至带着些实验性艺术团体的先锋感。
谢青玉的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轻敲。
他突然意识到,节目组或许不是在钻死胡同,而是在尝试某种前所未有的破局方式。
用极致的概念性来弥补选秀团在风格统一性上的先天不足,这次成团夜的新篇章曲目就可以算得上试水之作。
如果成功,这可能会成为内娱选秀史上最大胆的一次成团企划。
当然,风险同样巨大。
但此刻,看着周围选手们被音乐震撼到发亮的眼睛,他隐约觉得——这场豪赌,说不定真能开出惊人的奖盘。
谢青玉轻轻呼出一口气,指尖无意识地在膝上敲击着残留的节奏。
两首歌,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学方向,却同样令人难以抉择。
而现在,他只需要等待,等待节目组揭晓,这两首歌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决定他们接下来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