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人性(第2页)

 所以杨秀清除了喜爱她的容貌,对她的能力也极为欣赏,颇有点日常办公离不开她的意思。

 傅善祥稍作回忆,当即点头道:“恐怕是真的。他们治下刊发公告,称女子与男子一样,学堂、工坊男女皆收,不像是骗人的。”

 杨宣娇眼神发亮:“那明日我就去找东王说。”

 傅善祥仍在回想西军实行的各种政策,有些心驰神往,下意识问道:“王妃,小西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杨宣娇笑道:“他啊,高高壮壮的,十分英俊。以前还有些憨,后来不知怎的,就变得这般厉害。你若见上一面,定然不会忘记。”

 傅善祥心中暗自叹息,她身世坎坷,如乱世浮萍,哪敢奢望能主宰自己的命运。

 她生于1833年(清道光十三年),今年21岁,金陵人氏,出身书香世家。

 父亲傅槐是秀才,以开馆授学为业,她自幼聪慧,熟读经史,有“不栉进士”之称。

 8岁时父母双亡,家道中落;13岁被迫履行婚约,嫁入指腹为婚的李家,丈夫年仅7岁;18岁时丈夫因麻疹夭折,尚未圆房便守寡。

 婆婆欲将她变卖,她无奈逃亡。

 恰逢太平军攻占天京,走投无路的她投奔太平军。

 同年,天国开科取士并首设“女科”,允许女子应试,她高中状元,却陷入天王和东王的争夺中。

 她又不傻,洪天王看她的眼神,她岂会不明白其中含义。

 当夜,傅善祥留宿杨宣娇处。傅善祥给杨宣娇讲起西王府的诸般政策,杨宣娇听得有些心惊肉跳,又兴致勃勃。

 两人聊到夜深,才各自睡去。

 第二日,杨宣娇带着书信去找杨秀清,请求他同意自己带萧有和去重庆。

 杨秀清在抽空在书房接见妹妹,坚决不同意。

 此时书房里只有他们兄妹二人,平时簇拥在杨秀清身边的女官和官员,都被远远赶开,所以两人说话格外直接。

 见杨宣娇眼泪止不住地流,杨秀清只得耐下心讲道理:

 “阿妹,不是我不让你去,天京到重庆几千里路程,还得穿过战场和清妖控制的地盘。他们若知道你是我亲妹妹,你哪有好果子吃?”

 “你不愿派人护送,阿骧说了他会派人来接,只要你同意。”杨宣娇兀自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