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你这官也别当了(第2页)

 他哪里看得懂那些钱粮账簿,又如何懂的那个苏丘知府是否挪用税赋。

 更重要的是,孙山和他是同榜进士,只不过他是二甲第十五名,那孙山是当年的最后一名。

 孙山那人喜好风闻奏事,当御史时,弹劾上官如同家常便饭,在同僚中向来有沽名钓誉的名声。

 最为关键的是,此次他所招惹的人物是当今朝廷位高权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臣!

 想当初,当这位仁兄刚刚被打入诏狱之时,他心中着实有些挂念。

 毕竟大家都是同榜进士出身,也曾有过同窗之谊。

 于是,他曾私下里悄悄地向自己的岳父大人询问起此人的近况如何。

 然而,岳丈大人只是面色凝重地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告诫道:“党争,莫要牵扯进去。”

 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他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

 自那以后,他几乎完全将这位曾经的同榜进士抛诸脑后,不再去关注有关对方的任何消息。

 可让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时间匆匆而过,转眼间已是一年之后的今日。

 命运弄人,阴差阳错之间,他竟然摇身一变,成为了审判这位昔日同榜进士的主审官!

 面对如此戏剧性的局面,他不禁感到一阵恍惚,仿佛一切都如同梦幻泡影般不真实起来。

 这下想不参与都难了。

 一时间,陈适梅陷入不知如何是好的困境。

 倒是身为长子,又在翰林院当差有些时日的陈规,发觉圣旨中的问题,不解地发问道:

 “陆统领,会否弄错了,家父添为礼部尚书,如何审的了涉及钱粮的案子?”

 陆良笑着道:“圣旨已经交给你们,可仔细验看。”

 “不,不,在下绝不敢质疑圣旨,只是不是涉及教育礼仪问题,没有礼部为主审的道理。”

 陈规还要再争辩几句,手臂忽然被一只虚弱的大手按住,“规儿,莫要与陆统领争辩,统领大人已经说的很清楚了,此事必然涉及到你那三弟。”

 陈规诧异地看了一眼一脸虚汗的父亲,“三弟?他一个庶出的书呆子,如何与一年前苏丘知府挪用税银案有关?”

 陆良这时抱拳回应道:“两位陈大人,陆某还要回去复命,就不打扰二位了,还请陈大人准备好后,通知一声我们禁卫军,皇上命我们派人旁听,还请担待。”

 陈适梅忙扒拉了一下长子,“规儿,替为父送送陆统领。”

 陈规虽然还有很多不解,但还是依着礼数将陆良一行人送出陈府大门外。

 他特意还看了看大门外左右街道,福王的那些太监杂役不知什么时候撤了,少了聒噪谩骂,门前难得十分清静。

 这两天的事情如过山车般,让他的心情起伏跌宕。

 害的他无法去翰林院当值也就算了,连一品楼品诗会都无法参加。

 听说年后有大才在一品楼连出十首佳作,震动京城仕林,使得所有来京参加科举,准备在一品楼扬名的举子秀才们,一时竟无人再敢下笔。

 他没见过那十首佳作具体是何内容,不清楚是如何水准,竟这般霸气到让人无法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