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霜月清澄(第2页)
金宝儿一脸好奇,随即插话问道:“黄兄,泉州至蓟州怎么说也得有八百多海里,你怎么来这里的?”
小和尚愣了一下,抬起头瞅了她一眼,像是没听明白似的。
他迟疑片刻后,摸了摸光溜溜的脑袋,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开口说道:“小僧姓皇甫,不姓黄。你要么叫我皇甫兄,要么叫流云都行,‘皇兄’嘛……我可不知道你这是在喊谁。”
一句话说完,周围众人先是一愣,随即忍俊不禁,漾起一片轻笑。
岳清澄似笑非笑地看着小和尚,语气中透着一丝好奇:“那流云小和尚,这么远,你来这里做什么!”
皇甫流云咽了咽口水,像是在斟酌着该怎么开口。
他的目光在几人之间转了转,半晌才挤出一句:“这……说来话长,小僧,师父……”
刚挨完训斥的金锦儿,又忍不住出声打断他,扬了扬眉,追问道:“师父让你来干嘛?采药?求经?还是游历?”
“呃,不是,不是。”皇甫流云叹了口气,两手一摊,一脸懊恼:“嗨,我随几位师兄发现了海上的倭鬼,未听师傅劝阻,想着乘胜追击,谁能想到半路会遇上飓风,带着我们五艘小船往北而来,小船烂了,师兄们也不知漂去哪里了。”
“飓风?”岳清澄微微一愣,从怀中掏出一张纸条,继续说道:“璇玑阁的援兵也因为飓风不能来到,原来我们现在已经到了海上来了。”
她手中那张纸条,正是那日瘴毒林中,鸮鸟身上得来的,上面写着“飓风夹雨,风大浪急,施援暂缓…”
皇甫流云看着纸条,又看向岳清澄,脸上升起几分忧虑:“在这里困了好几天了,也不知道师兄他们是否安好,小僧这次真是长记性了。”
南星看着皇甫流云,微微一笑,语气轻柔却透着几分深意:“世事无常,风浪无处不在,一切上天自有安排,不必过滤担忧!拜的佛多自有佛保佑,何况你们这些小和尚!”
皇甫流云随即双手合十,点了点头“姑娘所言极是,小僧受教了。”他眼中神情略显释然,蹲下身子去摆弄地上的火堆。
岳清澄将纸条重新折好收起,抬眸扫了一圈,神情中多了几分凝重:“看来,我们眼下的处境,比想象中更复杂了。”
众人面面相觑,空气里多了一丝压抑的紧张感,但却没人主动开口,仿佛都在思索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未知的局势。
金宝儿望向四周,这洞室虽比塔魔萨窟小了些,陈设却杂乱得宛如加工作坊,地面上铺设着的铜轨,弯弯曲曲地向远处一堆碎石延伸,似乎在那里曾经有一扇通往别处的门。
四周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材料,架子上、桶里、地上堆得凌乱不堪。
两姐妹伸手摸了摸,袋子里物品带着各自独特的气味——亮黄色的硫磺散发着刺鼻的辛辣气息,黑褐色的木炭粉隐约透出焦涩的烟味,灰白色的硝石微凉而细腻,还有些零散的铁屑与铜粉,金属的腥味混杂其间。
看着地上的火堆,金宝儿嘴角微扬,邪魅地笑着开口:“小师傅,你竟然敢在这里生火?”
皇甫流云瞥了一眼她手中粉末:“木柴点着后,那些我分别抓了点放进火里,那黄的嘭的一下窜的很高,又酸又臭,那白的撒进去会冒出很大的烟和光,眼差点给亮瞎了……”
金锦儿忍不住打了个寒颤,急忙插话:“你知道这些东西加在一起能做什么吗?那可是火药!幸好你只抓了一点,分别放的。要是全都扔进去……那就不止亮瞎眼那么简单了!”
金宝儿点了点头,目光在火堆与周围材料间流连:“好在这火你点在了水池边,潮气压制了危险。若是火生在那边,整个洞室早就炸没了。”
皇甫流云听后抓了抓后脑勺,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有这么凶猛吗?小僧吃斋念佛,佛祖保佑,运气自然好得很。”
他嘴上笑嘻嘻,翻着白眼心里暗自嘀咕道:那边那么多东西,谁会在那边生火,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