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缺一门冤案(第3页)
厂公得此物,如获至宝,认定这便是“邪术”铁证,当下扭送刑部。
刑部大堂内,气氛森冷肃杀。
刑部尚书一拍惊堂木,声若洪钟:“荆万福,荆玉良,荆岫杰你兄弟三人竟敢在宫闱施展缺一门邪术,戕害宫人、扰乱宫廷,速速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荆万福“扑通”跪地,额头冷汗如雨,急切辩解:“大人,冤枉啊!这秘籍是家族传承,旨在钻研技艺,从未涉邪法。此番工程,小人一心求好,岂会自毁前程、谋害他人?定是有人蓄意栽赃!”
荆玉良、荆岫杰纷纷跪地,哭喊着冤枉,刑部官员哪肯信他们,冷眼相对,毫无怜悯之色,夹棍、烙铁轮番伺候。
酷刑之下,兄弟三人身躯瘫软,几近昏厥,鲜血染透衣衫,却始终咬紧牙关,不肯屈打成招。
奈何刑部为求速结案,仅凭那本古籍、贴着符咒的大殿小样,便罗织罪证,牵连荆氏族人纷纷入狱,愤恨哀怨哭声震天。
工坊内,珍贵图纸、小样半成品散落一地,往昔所有的心血、努力,以及立下的功劳、吃过的苦劳,皆在此刻化为泡影。
无奈之下,荆岫杰只能用血淋淋的手撬开枷锁与牢门,放阿兰偷偷溜出去,去寻求援助。
行刑日,寒风凛冽,阿兰却迟迟没有音讯。
荆万福三兄弟身负枷锁,被缓缓押往刑场,囚车辗转间,身后尾随的是众多荆氏族人,沿途百姓目睹这群平日里的良善工匠,无不面露恻隐,叹息连连。
荆万福兄弟与族人挺胸昂首,目光如炬,虽心存绝望,却仍怀揣一线生机,期盼苍天开眼。
就在刽子手上前、大刀挥落之际,锦衣卫策马而来,厉声高呼:“刀下留人!”
然为时已晚,荆岫杰已命丧刀下,鲜血自断颈涌出,染红了身前土地。
刑场上顿时鸦雀无声,唯有血腥气弥漫。
吏部赵文华匿于人群之中,听闻锦衣卫传讯,心头猛地一震,但见一人已然毙命,嘴角不由得勾起一丝阴冷的笑意。
阿兰潜入皇宫,历经波折终得面圣,她在殿前跪地,声泪俱下地详尽陈情,将事情原委一一道来。
世宗皇帝忆起那日荆万福曾呈上的巧夺天工的奉天殿小样,却也对符咒与鲁班书心存疑窦,当即下令暂缓行刑,并派钦差彻查此案。
然而还是晚了一步,未能从屠刀下救回荆岫杰性命。
追查数日,向东厂密告之人,已毙命于京郊,线索渺茫,亦无从追查下去。
徐杲、雷利等工部重臣,纷纷上奏陈情,恳请陛下将此案搁置,释放无辜受囚的荆氏匠人。
皇帝念及荆氏匠人忠心与冤屈,虽免死罪,却下令荆氏匠人家族只可远徙前线战场修筑城防器具,或回原籍,永不得入京、操持旧业。
宫城外,荆万福携族人回首望去,看着还未完工的另外大殿,胸中悲愤难平,想想无辜蒙冤而死的小弟,泪眼婆娑。
他告诫族人忘却机巧匠术,隐姓埋名,只愿余生平淡,不再卷入权谋漩涡、遭受无妄之灾。
“那后来呢?祖父和祖母的故事不应该就到这里结束吧?”
不知何时,金锦儿已安静地坐了下来,睁着一双大眼睛望向停下讲述的金宝儿。
瞧着洞口已然做好的藤梯,她应当坐下来有好大一会儿了。
金宝儿看了一眼金锦儿,轻声说道:“有些事情这么多年也没来得及讲给你,乖,坐下来听我继续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