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渤海国旧人的村落(第3页)

 裴花花和几个婶婶背着沉重的包袱走进院子,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眼中却透出一丝焦虑:“这些是新做的,秋丰祭准备多了些,你们那些衣服都破得不成样子,快换了吧。”她语气急促,仿佛急于给她们遮掩什么,亦或是急于消除一丝不安。

 女子们下意识地低下头,目光在衣物间来回逡巡,手指轻轻拂过衣物细细地摩挲着,时而拿起一件,在身前比划,时而又放下。

 一番精心挑选后,各自选定了心仪的衣服,便迫不及待地随手拿起,脚步匆匆地进屋去了。

 裴花花走到谢忘川面前,温声说道:“麻布男服也有,若是嫌不好,便换了试试。”

 谢忘川低头瞥了眼那些灰色衣物,脸上并无太大兴趣,他摆手示意道:“不,谢谢婶婶,我们的衣物尚能凑合。”

 陆清峯也摇了摇头,淡淡道:“多谢婶婶。”但语气中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疲倦与压抑。

 皇甫流云默不作声,毫不避忌,直接脱下破损的衣物,换上洁白的内衬,披上宽松的灰色直领长袍,布带紧束在腰间,整个人看起来干练了不少。

 起身,穿上裤脚带有麻绳的宽松长裤,两个婶婶一左一右帮他束紧裤脚,看起来干练精神了许多。

 女子们换好衣衫袅袅而出。一件件色彩各异的右衽短衣,衣襟交叠,窄袖贴身,下身粗布长裙,细密褶皱使其整齐又不失韵味。

 粗布的质地并未掩盖其背后的精致与用心,虽然这一切看似普通,然而却在她们身上展现出一种别样的端庄。

 岳清澄转着圈走到裴花花身旁,目光扫过院中的一切,笑意未减,却有了几分思量。“谢了婶婶,这下我们可算是这里的人了。”

 裴花花轻轻点头,低低地笑着,眼中带着几分得意:“族里四五百号人,大家都穿这般衣裳,出去的话,谁都分不清你是哪家的姑娘了。”她的声音平淡,却像是无形的网,将那些曾经的疏离与隐秘一点点带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金宝儿走上前,眼中闪过一丝急切。“婶婶,这里谁最灵通?东边的城里,有什么动静?”她问得不急不缓,语气中却有着莫名的压迫感。

 裴花花拍拍胸口,胸膛起伏。“当然是我了,村里发生了啥事,谁家娃丢了,婶婶自然知道。至于城里那些事,得去问问族长。”

 她轻轻叹了口气,似是有些疲惫。“族里不让问,不让说,只知道八十多年前,外面有流窜之人,两边曾经有过冲突,族里原本人丁兴旺,千百号人呢。”她的语气渐渐低沉,仿佛话里藏着的痛苦和秘密,比表面更加沉重。

 话说着她眼瞥见族长走向院子,裴花花急忙拉起其他婶婶,低声道:“婶婶要去午睡了,走了走了。”

 她们匆匆离开,仿佛那几句话才是她们要藏起的真正秘密。

 午后的阳光穿透树梢,空气里弥漫着草木的清香,院中一片宁静,偶尔一阵微风拂过,带来树叶沙沙的声响。

 岳清澄走进林子捕猎,南星和苏梅去沟渠小河里捞鱼,篮中鱼儿在阳光下泛着亮光,与周围的静谧恰到好处地相映成趣。

 傍晚时,几个婶婶送来蒸地瓜和南瓜,热气腾腾的香甜气息又弥漫在院中。

 然而,这份静谧并未带来安慰,反而让人愈加察觉到彼此之间未言的距离和无声的压迫。

 晚饭后,皇甫流云开始感到阵阵瘙痒,脸庞和胳膊上渐渐浮现出红色的斑点,那斑点像火一样燎过皮肤,快速扩散开来。

 女卫、郡主、南星、苏梅纷纷抓耳挠腮,身体似乎也开始不适。

 但奇怪的是,青菀、金锦儿、谢忘川和陆清峯几个却依旧安然无恙,仿佛他们并未受到波及。

 就在这时,外面村民举着火把包围了院子,紧张的气息,压抑的氛围笼罩着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