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幽煌论道 幻影迷踪(第3页)
“闪开!”斗场边缘骤然震荡,幽蓝涟漪如潮迸涌。
那是一道锋芒未至、寒意却已入骨的气息。
青蓝刃光仿若自虚空撕裂而出,毫厘不差地划过银白巨兽正喷吐寒息的侧颈。
血尚未来得及喷涌,寒气便已将伤口冻结。巨兽身躯猛然一震,嘶声戛然而止。
“去死吧。”轻雾般的声音随之而至,带着环刃破空的锐响。
诸葛玄踏空而来,袍角翻飞如猎,身影倏然掠落。
他须眉如雪,背脊微弓,却步步凌厉。尚未落地,寒意已随风蔓延,幽蓝气劲弥漫四野,冷得刺骨。
指尖轻旋,幽蓝环刃宛若灵蛇回归,半寸未染血,地面却已被气劲划出一道深痕,青灰石砖寸寸龟裂,如遭腐蚀。
血雾尚未散尽,寒意犹在石砖间游走。
斗场寂静无声,残躯横陈,场中六兽已悉数伏诛。
穹顶之上,一道漆黑人影在雾气间缓缓站起,衣袍未动,目光已压下整座斗场。
幽煌负手而立,垂眸俯视下方混乱未平的尘埃废墟,面无悲喜,声音却仿若自亘古深渊飘来,带着某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威压与冷意。
“你们以为这就是全部?”他声音微哑,仿佛穿透了风尘与岁月,带着某种近乎呢喃的宏大回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下方,叶灵筠微抬头,嘴角溢血,却勉力冷笑,语气沙哑:“你这岂能奈何得了我?”
幽煌眸光不动,缓声道:“师侄,那块玄石并非如此使用之法。我将它赠与你师父,可你却将它一分为四。”
众人惊疑不定地望向须发花白的叶灵筠,又怔怔抬头望向穹顶上三四十岁的幽煌,只觉这两人之间竟藏有旧日恩怨,远远超出凡俗认知。
幽煌缓缓抬手,掌中多出一物——
那是一颗幽红色的圆形丹药,仿若某种仍在搏动的心脏,在他掌心微微跳动,泛着诡异微光。
“你们对这世界的理解,不过是沧海之一粟。”他开口,语调平静却如渊底洪流,逐字压迫众人心神。
“外神、古神、异世种族、旧日支配者,各路魔神——它们早在天地初分之前,便曾降临此界。那时天地混沌未明,而它们,已俯视时空深渊。”
“你我每一位,无论贵贱尊卑,都与这亿万众生密不可分。连那些早已尘归尘、土归土的先祖,也并未真正离我们而去。只是时间将我们隔绝。”
“可若有人能揭开蒙蔽双眼的那层致幻面纱,便会发现:时间,不过只是幻象。它不曾存在,只是太虚泡影里的一层旧梦。”
“老子所谓‘道’,并非空言。那是万物运行的奥秘,是宇宙洪荒的自洽逻辑,它包罗众象,涵盖一切现实。”
“道,如一头庞然巨兽,伏卧在混沌之外。千秋万代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不过是它鳞甲之间,偶尔翻动的光。”
幽煌掌心丹药轻颤,丹红之中映出某种难以言说的异相。
“这颗红丸,便是钥匙。”他低语,“通过它,我可以撕开那道裂席的缝隙,窥见巨兽的全貌,触及生命的本质。”
“见道者,见全世——过去与未来,皆可纵行无阻。”
他目光微敛,下一瞬,脚下石座化作虚影,连同其身形,悄然消失在穹顶之上。
几乎同时,那披狼皮黑袍者与牦牛甲者身形一晃,化作虚影裂散,随幽煌一同没入残雾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下方乱石废墟间,众人面面相觑,一时失语。
“……竟是幻影?”
“怎可能……连气息都毫无破绽……”
“是遁走了,还是……”
众声喧哗未起,就被辛岚玉冷声斥断。
她自破损石柱之后缓步而出,脸上灰尘未拭,眸中却寒光凛冽。
“道若真存,”她开口,声如寒锋,“也不该由你这种奸佞邪祟来窥。”
雾气仍在穹顶缭绕,仿佛那三道身影尚未离去,仍自天幕外俯视一切。
而场中众人却仍困于迷阵之中,面面相觑,前路虽多,皆似死局,无可追逐之门。
而场中一片死寂,众人仍立在原地面面相觑,身后已无归途,眼前仅有却有数个巨兽跃出的洞口像深渊般敞开,黑得看不见尽头,也没人敢踏出一步——那到底是逃生之门,还是更险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