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李孝行朝堂论礼窦一时(下)(第2页)

 “现在天理法统俱在!正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陛下若要追谥长林王为帝,势必追谥祁王为帝,那么祁王本因裁撤悬镜司一事与太宗皇帝争执过激,此乃不孝之举。陛下若追谥长林王庭生为帝,必然引来天下非议!那么陛下又何谈天命呢?”

 (选自《中庸》《论语·学而》)

 见孙宝赞拿出了萧平旌的祖宗说事了,李孝行盯着孙宝赞问

 “孙大人!谥者,行之迹;号者,功之表;古者有大功,则赐之善号以为称也。照你的说法,武靖皇帝给祁王的谥号是康太子,所谓安乐抚民曰康,令民安乐曰康。若追谥祁王为帝,也定然是康宗皇帝。祁王的名声,百姓不可能不知道啊?如此看来,追谥祁王,更能使陛下更得人心,更有天命呀?”

 (选自《周礼》谥法相关)

 孙宝赞指着李孝行道

 “你...你你?若非武靖帝翻案,祁王现在不过还是戾太子的谥号罢了!”

 李孝行又凑到孙宝赞面前,对孙宝赞说起了武靖帝萧景琰的往事

 “孙大人,武靖帝为祁王他老人家翻案,也是为了礼制和天命所归啊!你忘记了武靖帝当年说:王后无嫡,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

 李孝行又说

 “可是武靖帝又说:理亦无所问,知己者阕砻。良驹识主,长兄若父。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若非祁王,当年朕岂能为濮州节度使?以此征战四方,凭功继为太子?武靖帝他老人家可是念及祁王的一片举荐之恩,故而以赤焰案为名,给祁王平反。”

 (选自《孟子·跬道》)

 孙宝赞又问

 “你到底想说什么?”

 李孝行道

 “如果武靖帝不给祁王平反,为他立谥‘康太子’此后常言康太子常重用自己。太宗皇帝有三任皇后:第一任皇后乃是康太子祁王生母林氏,第二任皇后乃是誉王之母言皇后,第三任皇后乃是武靖帝生母静懿皇后。为了给大梁宗法正名,武靖帝因此追谥祁王为康太子。”

 “因此,武靖帝以此证明自己是康太子的绝对接班者。是向天下百姓证明自己比康太子更适合为储君,否则,如何信服天下臣民呢?不信你可以问问参与编修朝廷史料的范阁老,武靖帝有没有这么说过?”

 范守璐道

 “李大人所言句句属实。”

 孙宝赞愤怒起来

 “我...我...陛下!李孝行皆是胡扯!您不要相信这个小人的诡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