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床底通大明假装我是大神

第168章 调教秘书(第2页)

 “其他的废话一个字都不要抄,多简单的事儿?”

 几个年轻人下意识的点点头,听着确实不难。

 “还有就是写上你们的意见,这个也不难,就是你认为的赈灾办法,或者其他想法,不要怕写错,畅所欲言。”

 “这个其实不是皇帝在考你们,而是皇帝在教你们,面对一件事,你们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写出来,然后等皇帝拿出他的解决办法,你们再对比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不足。”

 “等你们的见解皇帝都挑不出毛病了,就是你们去地方任职的时候了。”

 “所以一定要放心大胆的写。”

 朱吾适这么一说,这些年轻人就彻底明白了。

 之前朱元璋只说让他们写自己的解决办法,这些年轻人都不敢动笔,生怕写的不好惹皇帝不开心了。

 这就是沟通的问题,朱元璋习惯了跟那些个老油子沟通,对待年轻人是很缺乏耐心的。

 “你们现在就把眼前的奏折誊抄一下,然后写出自己的见解。”

 “弄完自己的,就跟身边的人换一下。”

 “如果觉得对方誊抄有缺失的地方,就补齐。”

 “如果有跟对方不一样的见解,就把自己的也写上。”

 “最后每份奏折六个人都看过了,再呈给皇帝。”

 “如果有比较紧急的,就优先处理,然后马上呈给皇帝。”

 “什么是比较紧急的,就是那种需要赈灾啊,有人造反啊这种。”

 这个方法其实挺麻烦的,费时费力的。

 但是不费朱元璋的力,反正都是年轻人,加班加点儿呗。

 以前朱元璋要将奏折看完,然后想想怎么解决。一份奏折动辄上千个字。

 经过秘书的提炼,一份奏折估计百十来字就能说清楚,然后解决办法也不需要全都自己想了,起码有六个臭皮匠呢,总比朱元璋一个人想要快。

 最最关键的是,经过朱元璋几年的熏陶,这些年轻人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向朱元璋靠拢。

 思想也在潜移默化中被朱元璋影响了。

 下放到地方以后,每个人都承载着朱元璋的意志,这就是最坚定的门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