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狱燃灯宜醉不宜醒
38.师徒(中)(第3页)
颗舍利,一根长点的骨头都没有见到过。
这佛塔之内竟然真的未曾存放过任何人的尸骨。
众人翻找之际,伏虚轻瞥旁边的方丈:
“慧能大师不亲自去看看吗?”
“阿弥陀佛,既然已毁,那里面的东西自然也都成了废墟,还有什么可看的……”慧能大师忽然收起了方才慈眉善目的样子,片刻间换了一副冷冽面孔,“大司空今日毁我寺宝塔、又毁我镇塔舍利,圣上若是知晓,大司空恐怕难逃其罪。”
“这塔是咱家毁的,但这塔中本就没有的东西……”
伏虚冷笑。
“老和尚,你这是要将这丢失高僧真身舍利的罪名也一起安在咱家的头上了?”
“……你这可是欺君!”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出家人不打诳语,事实如何,圣上自有裁夺。”
慧能大师竟然依旧保持着几分尊敬。
伏虚自然没有将慧能的话放在心上。即便面圣对峙,伏虚并不认为圣上会不信他,反而信这和尚。只是此人竟然如此公然跟他翻脸,倒叫他起了一丝兴趣。
伏虚从小到大,没有什么朋友,身边除了炁谷、也就跟春生打过几年交道。知道他的人都怕他,所以从没有人当面说过他一句重话,更没有人敢把他没有做过的事情栽赃在他身上,遑论这样当面栽赃。
这慧能的胆子倒是不小,伏虚想着,视线又转去了前方废墟上。
多少带点漫不经心。
直到,余光瞥见从山下赶来的一队人。
伏虚一错眼,对上了领头一人的脸,瞬间愣在了原地。
“南卫军副督将李谨灭,见过大司空。”来人依礼朝伏虚拜了一拜,又转身朝方丈的方向拜了一拜,“慧能大师。”
李谨灭此行公务在身,并不拘泥虚礼,所以不等大司空发话,他已经起身,开口道:
“大司空,陛下有旨,请司空回宫回话。”
“回什么话?”
伏虚淡淡地问。
“关于奉国寺佛塔倒塌一事……陛下已然知晓…有话问大司空……”
李谨灭说。
伏虚抬眼瞥了慧能一眼,他并不意外。
奉国寺周围,常年有皇城的官兵在寺外守护,出事的那一刻,估计已经人将消息送到了寺外。这里距离皇宫并不算远,陛下得到消息派人来寻他算来时间也恰好。
问题是来的人。
李谨灭是南卫军副督将,而守护奉国寺的只是北卫军中调拨的一小队人。北卫军护卫东都,而南卫军护卫皇城,李谨灭是陛下直接从宫里派来的人。
而李谨灭这个人,伏虚是第一次见。
南卫军副督将实在是官职很小,南卫军光督将就有十多位,每个督将下面又有两三个副督将,像李谨灭这样的副督将很少能入得了伏虚的眼。
但这个人不一样。
伏虚从前没见过这个人,但这个人的脸他却毕生难忘。
因为曾经,有一个人在将死之际,将这人的画像捧在他眼前,强硬地要求他记住这个人的长相,并用非常严厉的语气嘱咐并要求伏虚完整复述他说的话。那人即便已气若游丝、行将就木,也依然手抓着伏虚的衣领,再三确认他真的记住了,才撒手离去。
所以,对伏虚而言,那画像上的人跟那天的情形一起,在无数个想念那个人的夜晚总是同时出现在伏虚的梦里。
萦绕不去,刻骨铭心。
那个人对伏虚说:
“倘若有一天,陛下派这个人来接你回宫。届时无论你身在何处所谓何事,都要切记切记不能跟他去!不要回宫!什么东西都不要拿,直接离开东都。切记切记!”
“若是这个人来接你,那就是陛下想要杀你,伏虚啊……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日,你就将这皇宫和我都忘记,去你向往的江湖吧……”
“去哪里都好,但断不能同那李谨灭回到宫里去……这是我毕生最后一愿,你切莫忘记……”
“不要回宫……不要回宫……不要回……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