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他们一起

    迷雾森林的雾气骤然浓郁起来,其中还出现了不少雾气凝聚成的、虽然战斗力不强也很容易被击碎但一出现就会发动攻击的、无处不在的诡异人形。原因究竟是什么,这其实完全不难探查出来。
 




    决定去救人,决定去解决这件事,那么事情的真相就总会在这样的努力中冒出来的,何况这样的事情并非毫无前例。
 




    迷雾森林看似是一片面积不算大的神秘的林子,实际上其实整座森林是一整只活着的怪兽——这样的真相,确实不算罕见,对吧?
 




    但是很麻烦就是了。
 




    沉睡的、活着的怪兽多年来一直靠沉睡缓解身体能量的干渴,就像是冬眠一样。偶尔意识会稍微清醒一点,这时候森林的雾气会变色也会变浓,如果此时林子里有旅人的存在,那么就会被吞噬掉成为怪兽的养料,缓解一点能量的匮乏,然后再次为了节省能量而沉睡过去。
 




    因为频率太少,间隔时间又太长,以至于一直没什么人发现,当地甚至都没什么广泛的相关传说流传。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但也能佐证这样的频率确实不高。
 




    不过这一次不一样,这一次,稍微苏醒过来的怪兽吞掉了卡修。
 




    能量充足的蓝族,因为猝不及防而被拖进深处。实力如何暂且不说,一个奥特曼所蕴含的能量,当然完全足以让这只怪兽彻底醒过来。
 




    但是尝到甜头后,它怎么可能只吞一个呢?这颗星球上面,现在不是还有其他的光之生命体吗?
 




    而且他们正在自投罗网呢。
 




    所以说,还真是有点麻烦。不过好在凯兹和赛罗一开始就找了帮手。
 




    托雷基亚并没有消极怠工,既然答应帮忙,他总不会出工不出力。甚至飞到空中时他还真有点恍惚,居然还有为了‘拯救’或是‘保护’而出手战斗的时候。
 




    上一次是什么时候呢。那种事情,早就不记得了吧。
 




    “把它引开可以直接把它的肚子剖开吗?”凯兹也飞在空中问:“卡修应该在里面。”
 




    “有点难度,”托雷基亚说,对于自己这次战斗居然是跟两个小孩子合作,他自己都觉得有种滑稽感:“我可不是擅长战斗的红族。”
 




    这话说的,不知道是不是凯兹的错觉,她总觉得话里还有种别样的阴阳怪气。
 




    就算是错觉,那原因也是因为托雷基亚总说些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话。
 




    “那没办法了,目前战斗力最强的说不定是你哦。”
 




    指望一千来岁的小孩子大放异彩一鸣惊人解决沉睡多年的怪兽——只能说比较偏向于做梦。无论是凯兹还是赛罗,都不是会轻而易举被竞技场那些成就冲昏头脑的存在。倒不是说他们有多么头脑冷静深谋远虑,只是稍微思考一下就能明白冲动不可取。
 




    ——但凡他俩已经长大了那肯定二话不说就是冲,但问题就在于他们离长大还远着呢。光之生命体漫长的成长期真的毁了好多温柔,幸好还能薅个托雷基亚。
 




    怪兽体内卡修的存在无疑让三个奥的行动都束手束脚了很多。从刚刚开始凯兹就有尝试过发送奥特签名,然后果不其然的失败了。毕竟雾气已经切断了通讯器的信号,现在整个星球大部分地区都无法向外发送信号。
 




    真是……超麻烦……
 




    “它肚子在发光。”赛罗对准怪兽的眼部发射光线,而后灵活的躲避开朝他挥舞的爪子,往后飞远了一点。凯兹顺势对伸出的手发动攻击,同时心想等回去了一定得管希卡利要个同款光剑。
 




    ——不然砍个怪兽的手都那么费劲!她脑袋上又没长头镖!
 




    想着想着就觉得好烦恼,算了,从赛罗脑袋上拔一个来用用。
 




    赛罗:?
 




    “如果再这么下去能量耗空的话会很麻烦的……”凯兹碎碎念:“卡修能帮忙吗?卡修。”
 




    她重复了两遍卡修的名字让另外两个人听清楚:“如果他没有完全失去意识的话,配合我们从内部突破会比较好吧?”
 




    “怪兽正在吸取他的能量,他已经变成能量供体一类的存在,意识大概不会太清醒。不过如果有办法唤醒他的话,这个办法倒不是没有可能。”托雷基亚回答。
 




    在进行合作的情况下,他是个很不错的伙伴。凯兹觉得自己能理解一点为什么泰罗一直以来跟他关系都那么好了。
 




    “怎么唤醒?”赛罗问重点:“他因为能量被吸取而陷入昏迷的话,难道说要给他补能吗?但这样只会便宜了怪兽吧?”
 




    他拔下自己仅剩的那一边头镖——很好,现在脑袋的重量顿时就平衡了,感觉打起架来都更耳聪目明了呢。
 




    “这么说来,”赛罗沉吟,这回他是真的在想东西:“——反正卡修醒了也是在里面攻击怪兽,不如直接想办法主动钻进去攻击?你有带可以爆炸的东西吗?”
 




    他下意识就转头问凯兹。
 




    凯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