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红楼之琏二爷咸鱼女史
35.奔赴扬州
贾琏在外书房请了贾政门下一位清客相公名叫周琰的来打听盐政之事。他原籍扬州,曾任过书办,屡试不第,平日里倒是不大说话,还亏得贾琏专挑了他来,进了书房便有些惶恐,笑着行礼。
皇帝特特派一个探花去扬州任巡盐御史,当然不是随手下的一招棋,必定是有任务的,贾琏至少得知道南边盐政的基本情况,因此待周琰也十分和气,笑着请他坐,命人看茶。
周琰为人寡淡,平日并不大得主家重视,只是偶尔陪客,与贾琏也只是面熟而已,此刻两边叙了礼,看这位长房嫡子目光清湛,说话起来倒是和气,一问便是问两淮的盐政。
他心下有些讶异,略想了想笑道:“二爷想是要赴扬州见姑老爷,盐政一贯是极阔的差使了,却不知二爷想知道哪方面?”
贾琏道:“我听闻林姑父重病,依稀听说盐政那边有些为难之处,想问问如今这盐政上,是否有甚么为难之处。我若是能帮上忙,或是能从京城提前做些准备才好。”
周琰有些意外,盐政历来是肥差,但这位爷却想要知道其为难之处,这又非一般想法了,想了想道:“我原籍扬州,亲戚中也有盐商,依稀听说,盐税历年累积,亏空数目不小。”
贾琏一怔:“亏空?”
周琰点头:“而且,官盐价高,私盐泛滥,盐课欠额日多。”
贾琏沉吟:“那如何说盐政是肥差?”
周琰道:“扬州诸总商把持盐业,盐商孝敬盐政,只为了拖欠盐税,地方府库空虚,且两淮盐枭走私泛滥……官盐卖不出去……两淮盐政,早已无可救药。”
他说得含蓄,贾琏却已明白过来,亏空,亏的是国库,肥的却是盐政官员。而盐商和盐运官员勾结,中饱私囊,那就更查无可查。
若是皇上派的林如海去扬州,是要想法子解决这盐税亏空问题,林如海自然是不敢收受贿赂,但当地盐商早已与从前的盐政官沆瀣一气,哪里由得他查?
历年积累下来的亏空,只怕也不是个小数目。
他想了想,又问周琰:“不知周相公可有时间随我去一次扬州?”
周琰心下大喜,起身拱手道:“二爷有差遣,自然遵从。”
贾琏又细细问了一回,心下猜测着皇帝派林如海去那边的目的,然后这才端茶送客,又特意让金文翱私下送了一封银子给周琰以做路上盘费。
周琰万没想到还没出发,这位琏二爷就已体贴如是。从前只知道这位二爷精于俗务,但文才上只一般,平日也不如何交结他们这些清客,没想到难得差遣,手面如此豪爽大方,不由暗自心服,果然回去安置家务,又找了几位京里户部交好的,暗自打听盐政之事,并找了历年邸报来,只找盐务的事来参详,务必做到详知。
贾琏却叫了车轿,到了港口边的火锅店,自上了楼上自留的包间内,找了金文翱仔细吩咐安排。
不多时,一位男子在几个随从簇拥下进了来,年约三十上下,身穿玄色马褂,灰青色纻布长衫,鼻直口方,须眉伟然。
贾琏笑着起身作揖:“贾琏见过翁四爷。”
翁百业有些意外,上下一打量,他是走惯江湖的,眼力何等非常,心下已有了思量,拱手还礼道:“翁百业见过大官人。原来赫赫有名的刘姥姥火锅店东家这般年轻。大官人请在下过来,敢问有何指教?”
贾琏笑着请他们上座,命人上茶,一边道:“听闻翁四爷是白水帮掌事师爷,结交五湖四海豪杰,义气非常,如今正有事想要请教四爷。”
翁百业欠身答道:“不敢当,大官人有话请吩咐。”神情十分谦逊。
贾琏道:“我有一船货,要运往扬州,但我听说那一代私盐水盗猖獗,听说翁四爷手下也有好些识水性的兄弟,想请兄弟们一同走一遭儿,报酬都按规矩来。”
翁百业眉毛微微一扬:“货是什么货?”需要漕帮江湖好汉护送的,也得看是什么货,若是见不得人的货,那价也不一样,还得看风险。
贾琏道:“盐。”
翁百业脸色微变:“官盐,私盐?”
贾琏道:“官盐私运。”
这倒是完全没想过的答案,翁四爷虚心求教:“何解?”
贾琏道:“不对外声张,但若是被查到,不会有事。”
翁百业明白了,又询问:“多少斤,需要用漕运的官船吗?”
贾琏道:“五百包盐。官船凭证我能安排,只需要翁四爷这边的兄弟们带着船队跟着我们大船走就行。”
翁百业心头微动,若是对方有官船,他们不需要自己花钱疏通官府,投靠漕粮官船,只需要护送官船以壮声势。
一包盐两百七十斤左右,五百包盐,也就是接近十四万斤盐,好大手笔!但一艘盐船就能运九十包盐,他们只需要六只船运盐,再安排些护卫船只即可,按说这一趟差使,是有利可图的。
但……他脸色慢慢严峻起来,对方既有官船,又敢运盐,那必定是官府这边有势力,再看这一身的气势,不是一般人家。有权有势的人家,为什么要请漕帮的人?自然是风险太大,有可能会折损人手。
贾琏道:“仪州一带,闻说有盐枭黄正彪,有贩私船数十只,悍匪数千,器械林立,不仅自己贩私盐,听说还敢劫掠屯船转江之官盐,杀人如麻,恶贯满盈。我听说白水帮义薄云天、古道热肠,又有实力,想必能平安护送我这船只往返扬州。”
皇帝特特派一个探花去扬州任巡盐御史,当然不是随手下的一招棋,必定是有任务的,贾琏至少得知道南边盐政的基本情况,因此待周琰也十分和气,笑着请他坐,命人看茶。
周琰为人寡淡,平日并不大得主家重视,只是偶尔陪客,与贾琏也只是面熟而已,此刻两边叙了礼,看这位长房嫡子目光清湛,说话起来倒是和气,一问便是问两淮的盐政。
他心下有些讶异,略想了想笑道:“二爷想是要赴扬州见姑老爷,盐政一贯是极阔的差使了,却不知二爷想知道哪方面?”
贾琏道:“我听闻林姑父重病,依稀听说盐政那边有些为难之处,想问问如今这盐政上,是否有甚么为难之处。我若是能帮上忙,或是能从京城提前做些准备才好。”
周琰有些意外,盐政历来是肥差,但这位爷却想要知道其为难之处,这又非一般想法了,想了想道:“我原籍扬州,亲戚中也有盐商,依稀听说,盐税历年累积,亏空数目不小。”
贾琏一怔:“亏空?”
周琰点头:“而且,官盐价高,私盐泛滥,盐课欠额日多。”
贾琏沉吟:“那如何说盐政是肥差?”
周琰道:“扬州诸总商把持盐业,盐商孝敬盐政,只为了拖欠盐税,地方府库空虚,且两淮盐枭走私泛滥……官盐卖不出去……两淮盐政,早已无可救药。”
他说得含蓄,贾琏却已明白过来,亏空,亏的是国库,肥的却是盐政官员。而盐商和盐运官员勾结,中饱私囊,那就更查无可查。
若是皇上派的林如海去扬州,是要想法子解决这盐税亏空问题,林如海自然是不敢收受贿赂,但当地盐商早已与从前的盐政官沆瀣一气,哪里由得他查?
历年积累下来的亏空,只怕也不是个小数目。
他想了想,又问周琰:“不知周相公可有时间随我去一次扬州?”
周琰心下大喜,起身拱手道:“二爷有差遣,自然遵从。”
贾琏又细细问了一回,心下猜测着皇帝派林如海去那边的目的,然后这才端茶送客,又特意让金文翱私下送了一封银子给周琰以做路上盘费。
周琰万没想到还没出发,这位琏二爷就已体贴如是。从前只知道这位二爷精于俗务,但文才上只一般,平日也不如何交结他们这些清客,没想到难得差遣,手面如此豪爽大方,不由暗自心服,果然回去安置家务,又找了几位京里户部交好的,暗自打听盐政之事,并找了历年邸报来,只找盐务的事来参详,务必做到详知。
贾琏却叫了车轿,到了港口边的火锅店,自上了楼上自留的包间内,找了金文翱仔细吩咐安排。
不多时,一位男子在几个随从簇拥下进了来,年约三十上下,身穿玄色马褂,灰青色纻布长衫,鼻直口方,须眉伟然。
贾琏笑着起身作揖:“贾琏见过翁四爷。”
翁百业有些意外,上下一打量,他是走惯江湖的,眼力何等非常,心下已有了思量,拱手还礼道:“翁百业见过大官人。原来赫赫有名的刘姥姥火锅店东家这般年轻。大官人请在下过来,敢问有何指教?”
贾琏笑着请他们上座,命人上茶,一边道:“听闻翁四爷是白水帮掌事师爷,结交五湖四海豪杰,义气非常,如今正有事想要请教四爷。”
翁百业欠身答道:“不敢当,大官人有话请吩咐。”神情十分谦逊。
贾琏道:“我有一船货,要运往扬州,但我听说那一代私盐水盗猖獗,听说翁四爷手下也有好些识水性的兄弟,想请兄弟们一同走一遭儿,报酬都按规矩来。”
翁百业眉毛微微一扬:“货是什么货?”需要漕帮江湖好汉护送的,也得看是什么货,若是见不得人的货,那价也不一样,还得看风险。
贾琏道:“盐。”
翁百业脸色微变:“官盐,私盐?”
贾琏道:“官盐私运。”
这倒是完全没想过的答案,翁四爷虚心求教:“何解?”
贾琏道:“不对外声张,但若是被查到,不会有事。”
翁百业明白了,又询问:“多少斤,需要用漕运的官船吗?”
贾琏道:“五百包盐。官船凭证我能安排,只需要翁四爷这边的兄弟们带着船队跟着我们大船走就行。”
翁百业心头微动,若是对方有官船,他们不需要自己花钱疏通官府,投靠漕粮官船,只需要护送官船以壮声势。
一包盐两百七十斤左右,五百包盐,也就是接近十四万斤盐,好大手笔!但一艘盐船就能运九十包盐,他们只需要六只船运盐,再安排些护卫船只即可,按说这一趟差使,是有利可图的。
但……他脸色慢慢严峻起来,对方既有官船,又敢运盐,那必定是官府这边有势力,再看这一身的气势,不是一般人家。有权有势的人家,为什么要请漕帮的人?自然是风险太大,有可能会折损人手。
贾琏道:“仪州一带,闻说有盐枭黄正彪,有贩私船数十只,悍匪数千,器械林立,不仅自己贩私盐,听说还敢劫掠屯船转江之官盐,杀人如麻,恶贯满盈。我听说白水帮义薄云天、古道热肠,又有实力,想必能平安护送我这船只往返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