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天纵水上祢1
69.你想成仙
眼看着还剩下半个月,顾梓聿就要参加茱莉亚的面试,然后是柯蒂斯。宋熙和实在放不下心来,干脆直接替顾梓聿向学校请假,又改签了他的机票,让他从索伦直飞回沪城,直接住到自己家里来。
这样不仅生活方便,练琴也能盯得紧些。
学校虽然对顾梓聿请假一事略有微词,程琤尤其不满,这一个学期顾梓聿搞特殊的情况太多了,不过,头家的态度仍是那样,放手不管,他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熙和倒是想过自己飞去索伦找顾梓聿,免了小孩坐长途飞机来回奔波的劳累。但他却没预料到,这个春季他的日程表会如此紧凑,实在分身乏术。
他之所以这么上心,倒也不是害怕顾梓聿到时候坠了他的名头。诚然,现在业内都已经知道顾梓聿是他的小师弟,甚至事实上是他的徒弟。但宋熙和对这些名分向来不放在心上。他真正挂心的,是顾仲景曾和他说过一句话,“这是他唯一的路。”
他不知道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不过既然家长和孩子都一心想走专业道路,而顾梓聿也确实有这个天分和实力,那这次机会无论如何也得把握住。他之前都是作为演奏家活动,却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辅导过学生考专业院校,心里自然还是有点忐忑。
宋熙和本人是在华纳完成的小提琴基础教育。4岁由吴老师启蒙,十岁考入央音附中,十八岁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央音本科音乐表演管弦系小提琴专业毕业,而后前往维拉特汗国深造,取得了演奏家的最高文凭。因此,他对索伦这一派系的小提琴演奏教育并没有什么概念。
尽管这一段时间正是宋熙和最忙的时候,他不仅有大型演出要准备,也还有几场圈子里的小型的演奏会,但他仍是尽量忙里偷闲,满世界打电话,找朋友、前辈、师长,一一请教两所学校的教授风格,尽可能为顾梓聿做足准备。他知道,选择学校,其实就是选择老师,而老师与学生风格的匹配度,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而这一切,顾梓聿并不知情。
他结束了波城的行程后便与同学分开,独自转至另一航站楼登上飞往沪城的航班。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顾梓聿终于又一次踩在了华纳的土地上。这一趟出去小半个月,乍然回来,耳边充斥着明明是母语,居然有些久别的陌生感,远近的人声喧嚷都异化成外语,似真似幻,听不真切。
宋熙和是没空来的,他本来也不想麻烦师兄,横竖沪城是国际化大都市,出了机场叫个车也是分分钟的事。但宋熙和派了助理来接他。直到车子驶进那片清幽山地时,顾梓聿才反应过来——如果他当初真的自己打车过来,估计现在就要拉着行李箱从山脚下一路爬上去了。
宋熙和在沪城这处住所,说是“大隐隐于市”,也不为过。他年少成名,到如今红遍全球,俨然是华纳一张闪光的金名片。随着他事业蒸蒸日上,每年开的演奏会都是票甫一放出就被抢光,因此他的手头便也宽裕。
十多年前,通过一位乐迷朋友牵线,他在沪城城中心买下了一个占地近三亩的华风大宅。这片区域当初规划就是要做低密度纯独墅,容积率能达到0.17,且总共只有23栋,户户邻水,被围隐于层林叠翠中,在家中露台便可以远眺沪江江景。
最值得说道的是,这片地刚被卖出后不久,沪城土地规划局就叫停了别墅用地开发,这一处,几乎成了沪城的“最后别墅”。
顾梓聿进屋的时候,宋熙和还未回家。助理简单介绍了屋内设施,重点带他参观了即将要入住的客房——最夸张的是,连客房里都配了一个独立的迷你琴房,布局合理、隔音极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简单洗去旅途的风尘,原以为舟车劳顿后会昏沉入睡,结果顾梓聿精神出奇地好,他干脆就练起了琴。师兄回来必然是要检查他的作业的,他这趟出去,练习的量和强度都远远不够,现在也唯有临时抱佛脚,好把这段时间的疏漏给补上。
他安心地在这儿住了下来,这宅子大得吓人,但他却意外自在。琴房隔音效果不错,每宅之间又都隔着大片绿地,他拉得心无旁骛。就这样,琴拉累了便做做运动,饿了再去厨房寻觅一点吃的——反正冰箱里食材充足,煮个速冻水饺吃也方便得很,热水壶和咖啡机也一应俱全。
第三天早上,顾梓聿被闹钟叫起床洗漱的时候,才发现家里有了新的动静。
看着门廊处多出来的行李,顾梓聿左找右找,最后发现自家师兄正在屋外花园里打健身拳,活像个在公园里健身的老大爷。顾梓聿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探出头去,扬声问道:“师兄?您什么时候回来的?早饭想吃点什么?”话音未落就一头扎进厨房,轻车熟路地摆上杯子打开咖啡机,又打开冰箱,环视了一圈。
“我飞机上吃过了,你自己吃就好。”宋熙和的声音透过低低的磨豆声传进厨房。
哦。顾梓聿看着杯中热气蒸腾而起,把面包塞进吐司机,等咖啡好了后倒入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牛奶,又从架子上拿了盒覆盆子果酱,刚又摸出一盒鲜奶油,就又听见后半句话。
“…吃完以后到二楼的琴房来,我听听你最近都练了什么。”然后就是一阵进屋上楼的脚步声。
啊?吐司片应时地“叮”一声跳出来,顾梓聿看着金黄的吐司片都觉得不香了。他在心里啊啊啊尖叫三声,苦大仇深地把杯中奶咖就着复合维生素片一饮而尽——本来这豆子香气就很冲,还有股木头的焦味,前两天他还往里加了奶油,口感好歹顺滑了些,今天没加,这喝起来果真跟中药也没差多少了。
把杯子冲干净,顾梓聿取了吐司放在碟子上,洗干净手就回房间拿琴了。不好让师兄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大早的刚清醒了点就要迎接检查,这估计换了谁都没胃口了。
没有五分钟的功夫,顾梓聿就拿着调好音的琴,安安静静地站在宋熙和面前。
“先听听音阶吧,”音阶向来是小提琴学习最基础的东西,宋熙和随口挑了个,“来一个降e小调的。”
降e小调!师兄真是会挑,一挑就挑到他最没把握的,降e小调他最近这一周还真是没有摸过。
其实,没摸过的音阶现场拉也不是很难,但“会拉”和“拉的符合师兄的要求”这两者间可就有天壤之别了。而且,这条有六个降号,降号本来就比升号违反直觉,更何况是六个...
顾梓聿小声请求:“师兄,能不能换个调号…我昨天练的是d小调。”
宋熙和这回抬头看了眼他,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问了一句:“吴老师面前,你也这么交作业?”
顾梓聿感觉脸“腾”地一下烧了起来:是啊,练琴交作业,他什么时候敢这样讨价还价过!还是最近和师兄越来越熟,才有了这点侥幸心理。
他再不敢挑三拣四地多说什么,重新调整呼吸,大概回想了一下,弓落音起:四四拍、三连音,降e嘛,从mi开始,六个降号,BeAdgC。心里唱着拍子,左手指打板清晰有力,换把快速,右手换弦要有预备量,这些拉音阶的关键在顾梓聿心头一闪而没,但他越拉心里越没底:
他是个没有绝对音准的人,对于这样一条至少一个星期内没有拉过的音阶,他的耳朵已经不能够再被信任。他现在只能靠着肌肉记忆在落指,完全听不出高把位的音准不准。而宋熙和,却又是一个耳朵比较音器还要尖的人,他甚至连3音分的音差都听得出来!
这样不仅生活方便,练琴也能盯得紧些。
学校虽然对顾梓聿请假一事略有微词,程琤尤其不满,这一个学期顾梓聿搞特殊的情况太多了,不过,头家的态度仍是那样,放手不管,他也只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熙和倒是想过自己飞去索伦找顾梓聿,免了小孩坐长途飞机来回奔波的劳累。但他却没预料到,这个春季他的日程表会如此紧凑,实在分身乏术。
他之所以这么上心,倒也不是害怕顾梓聿到时候坠了他的名头。诚然,现在业内都已经知道顾梓聿是他的小师弟,甚至事实上是他的徒弟。但宋熙和对这些名分向来不放在心上。他真正挂心的,是顾仲景曾和他说过一句话,“这是他唯一的路。”
他不知道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什么故事,不过既然家长和孩子都一心想走专业道路,而顾梓聿也确实有这个天分和实力,那这次机会无论如何也得把握住。他之前都是作为演奏家活动,却从来没有正儿八经地辅导过学生考专业院校,心里自然还是有点忐忑。
宋熙和本人是在华纳完成的小提琴基础教育。4岁由吴老师启蒙,十岁考入央音附中,十八岁以专业第一的成绩从央音本科音乐表演管弦系小提琴专业毕业,而后前往维拉特汗国深造,取得了演奏家的最高文凭。因此,他对索伦这一派系的小提琴演奏教育并没有什么概念。
尽管这一段时间正是宋熙和最忙的时候,他不仅有大型演出要准备,也还有几场圈子里的小型的演奏会,但他仍是尽量忙里偷闲,满世界打电话,找朋友、前辈、师长,一一请教两所学校的教授风格,尽可能为顾梓聿做足准备。他知道,选择学校,其实就是选择老师,而老师与学生风格的匹配度,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而这一切,顾梓聿并不知情。
他结束了波城的行程后便与同学分开,独自转至另一航站楼登上飞往沪城的航班。
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顾梓聿终于又一次踩在了华纳的土地上。这一趟出去小半个月,乍然回来,耳边充斥着明明是母语,居然有些久别的陌生感,远近的人声喧嚷都异化成外语,似真似幻,听不真切。
宋熙和是没空来的,他本来也不想麻烦师兄,横竖沪城是国际化大都市,出了机场叫个车也是分分钟的事。但宋熙和派了助理来接他。直到车子驶进那片清幽山地时,顾梓聿才反应过来——如果他当初真的自己打车过来,估计现在就要拉着行李箱从山脚下一路爬上去了。
宋熙和在沪城这处住所,说是“大隐隐于市”,也不为过。他年少成名,到如今红遍全球,俨然是华纳一张闪光的金名片。随着他事业蒸蒸日上,每年开的演奏会都是票甫一放出就被抢光,因此他的手头便也宽裕。
十多年前,通过一位乐迷朋友牵线,他在沪城城中心买下了一个占地近三亩的华风大宅。这片区域当初规划就是要做低密度纯独墅,容积率能达到0.17,且总共只有23栋,户户邻水,被围隐于层林叠翠中,在家中露台便可以远眺沪江江景。
最值得说道的是,这片地刚被卖出后不久,沪城土地规划局就叫停了别墅用地开发,这一处,几乎成了沪城的“最后别墅”。
顾梓聿进屋的时候,宋熙和还未回家。助理简单介绍了屋内设施,重点带他参观了即将要入住的客房——最夸张的是,连客房里都配了一个独立的迷你琴房,布局合理、隔音极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简单洗去旅途的风尘,原以为舟车劳顿后会昏沉入睡,结果顾梓聿精神出奇地好,他干脆就练起了琴。师兄回来必然是要检查他的作业的,他这趟出去,练习的量和强度都远远不够,现在也唯有临时抱佛脚,好把这段时间的疏漏给补上。
他安心地在这儿住了下来,这宅子大得吓人,但他却意外自在。琴房隔音效果不错,每宅之间又都隔着大片绿地,他拉得心无旁骛。就这样,琴拉累了便做做运动,饿了再去厨房寻觅一点吃的——反正冰箱里食材充足,煮个速冻水饺吃也方便得很,热水壶和咖啡机也一应俱全。
第三天早上,顾梓聿被闹钟叫起床洗漱的时候,才发现家里有了新的动静。
看着门廊处多出来的行李,顾梓聿左找右找,最后发现自家师兄正在屋外花园里打健身拳,活像个在公园里健身的老大爷。顾梓聿吐舌头做了个鬼脸,探出头去,扬声问道:“师兄?您什么时候回来的?早饭想吃点什么?”话音未落就一头扎进厨房,轻车熟路地摆上杯子打开咖啡机,又打开冰箱,环视了一圈。
“我飞机上吃过了,你自己吃就好。”宋熙和的声音透过低低的磨豆声传进厨房。
哦。顾梓聿看着杯中热气蒸腾而起,把面包塞进吐司机,等咖啡好了后倒入从冰箱里拿出的冰牛奶,又从架子上拿了盒覆盆子果酱,刚又摸出一盒鲜奶油,就又听见后半句话。
“…吃完以后到二楼的琴房来,我听听你最近都练了什么。”然后就是一阵进屋上楼的脚步声。
啊?吐司片应时地“叮”一声跳出来,顾梓聿看着金黄的吐司片都觉得不香了。他在心里啊啊啊尖叫三声,苦大仇深地把杯中奶咖就着复合维生素片一饮而尽——本来这豆子香气就很冲,还有股木头的焦味,前两天他还往里加了奶油,口感好歹顺滑了些,今天没加,这喝起来果真跟中药也没差多少了。
把杯子冲干净,顾梓聿取了吐司放在碟子上,洗干净手就回房间拿琴了。不好让师兄等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一大早的刚清醒了点就要迎接检查,这估计换了谁都没胃口了。
没有五分钟的功夫,顾梓聿就拿着调好音的琴,安安静静地站在宋熙和面前。
“先听听音阶吧,”音阶向来是小提琴学习最基础的东西,宋熙和随口挑了个,“来一个降e小调的。”
降e小调!师兄真是会挑,一挑就挑到他最没把握的,降e小调他最近这一周还真是没有摸过。
其实,没摸过的音阶现场拉也不是很难,但“会拉”和“拉的符合师兄的要求”这两者间可就有天壤之别了。而且,这条有六个降号,降号本来就比升号违反直觉,更何况是六个...
顾梓聿小声请求:“师兄,能不能换个调号…我昨天练的是d小调。”
宋熙和这回抬头看了眼他,没什么表情,只淡淡问了一句:“吴老师面前,你也这么交作业?”
顾梓聿感觉脸“腾”地一下烧了起来:是啊,练琴交作业,他什么时候敢这样讨价还价过!还是最近和师兄越来越熟,才有了这点侥幸心理。
他再不敢挑三拣四地多说什么,重新调整呼吸,大概回想了一下,弓落音起:四四拍、三连音,降e嘛,从mi开始,六个降号,BeAdgC。心里唱着拍子,左手指打板清晰有力,换把快速,右手换弦要有预备量,这些拉音阶的关键在顾梓聿心头一闪而没,但他越拉心里越没底:
他是个没有绝对音准的人,对于这样一条至少一个星期内没有拉过的音阶,他的耳朵已经不能够再被信任。他现在只能靠着肌肉记忆在落指,完全听不出高把位的音准不准。而宋熙和,却又是一个耳朵比较音器还要尖的人,他甚至连3音分的音差都听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