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今夕何夕

    永州城的人都说,顾将军是帝京人,只是暂时栖身在这小小永州,蒙烟原以为这只是坊间传闻,作不得数,后来她托人打听,竟是真的。
 




    数月之后,顾明意归家,在京中收到蒙烟来信。字字句句,是对他那封求爱信的回复。
 




    蒙烟同他致歉,坦言她很早之前便偷偷调查过他,因此才再三拒他,她说,她不喜欢帝京。
 




    顾明意读出她言外之意。
 




    她是永州赫赫有名的女商,有自己的产业和抱负,顾明意是顾家长孙,年少时如何胡来,终究都要回到帝京去,做他的高门贵公子,蒙烟不愿意只做谁的妻子,或是谁的母亲,又或是,高墙深院里劳碌半生的主母贵妇。
 




    蒙烟说,这没什么,人生在世,于萍水相逢中遇一真心人,本就是难有善终之事,她见过顾明意的真心,便已经足够。
 




    顾明意收到信的第二日便往回赶,万分悔恨自己从未对蒙烟提及自己的家事。
 




    顾家门规森严,他的父亲母亲被早年长辈们许诺的婚约绑在一处,各自与心爱之人分离,日日相对,不像是夫妻,倒像是战场上的仇敌,他降生在父母最为僵持的那一年,他们在外都有自己的小家,顾明意自小由祖父教养长大。
 




    少时入军营,随族中兄长征战,得了军功,他向陛下求了恩典。
 




    一是自请入永州军,远离帝京。
 




    二是一道赐婚圣旨,印信俱全,唯有女方的姓名空缺,陛下说,若日后遇到心仪女子,只需携人上京,他定将恩旨补全,为他赐婚。
 




    顾明意可凭此恩旨,摆脱顾家的婚约束缚,不再为此所困。
 




    他的远走,让顾家在京中颜面尽失,陛下借机清理了些陈年旧事,以平衡朝局。
 




    但人算不如天算,顾明意没能见到蒙烟的最后一面,寥寥数月,她竟魂断香消,只余棺椁一具。
 




    老天竟愚弄他至此。
 




    -
 




    祝余伏在桌案上,醒来时天边正隐隐透着鱼肚白,竟是这样睡了一夜。她活动着僵硬的脖颈,算算时间,蒙烟与顾明意应是已相识,如今经营着后来醉仙楼的前身,万福居,不比醉仙楼后来的气派辉煌,万福居是永州城西的一家食肆。
 




    蒙烟现在都还不认识自己呢,祝余在心里盘算着,贸然前去依蒙烟的性子定会刨根问底,祝余活了这些年,学了许多,就是未习得这与人交际的窍门。
 




    将月头一天方陪着祝余山上上下跑,翌日一早人还没醒便被祝余拖着出了门,说是请他用个早饭,昨儿方收了公子的信,他正预备着歇上两日,一睁眼,人已经坐在城西的食肆里等着上菜。
 




    蒙烟的这家食肆规模颇大,打通了好几间铺子,楼上还有个小二层,说是食肆,小酒楼的模样已初具雏形。
 




    祝余打量着四下的陈设,这是她前世也没有来过的地方。
 




    蒙烟在台上算账,店里雇了几个姑娘收拾跑堂,穿着统一的窄袖短衫和合裆裤,围着及膝的裥褶裙,行走自如。
 




    祝余前世住在醉仙楼后院,忙碌时也帮着上过菜倒过酒,蒙烟有时也亲身上阵,瞧见她忙前忙后的模样,乐的不可开支,祝余便笑称都是替蒙烟娘子做工,作势向她讨工钱,大东家这时便会说,要钱没有,要酒倒是有一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