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山中神庙

    崔南山微微抬手,祝余上前扶着他,两人一起出了门,门外护卫们还在清理战场,崔南山立在屋檐下,半晌,侧过头,瞧了瞧祝余,问她:“你是什么人?”
 




    祝余低声将地宫名册的事告知崔南山,她低着头,言辞冷静简洁,丝毫看不出方才还经历了一场打斗,崔南山盯着她乌黑的发顶——很素净的束发,又往下去看她的衣着打扮,玄黑劲装,扶着自己的手上戴着皮制护腕,腰间佩剑,他细细听着祝余讲话,目光挪转,去看门前倒在地上的黑衣刺客。
 




    等祝余把话说完,崔南山叹了口气,“这么说,还有人还惦记着我这老匹夫呢。”祝余闻言答道:“我等驽钝,尚未查明是何人指使。”
 




    崔南山不置可否,摇了摇头,旋即垂眼看着祝余:“你还是没有回答我,你是什么人?”祝余抬起头,搪塞的话在心底盘旋几圈,她迎着崔南山锐利的目光,到底还是没在他面前耍心眼,诚恳道:“此前是宵衣卫麾下中人,如今只是一介白身。”
 




    她话音刚落下,便听到了崔景元鬼哭狼嚎的声音,只见他还瘸着一条腿,扶着外间的门框,望向崔南山:“祖父!”借着便忘记自己受了伤似的,朝这边奔来。
 




    见他过来,祝余便往外退了两步,给他让出位置,下一刻,崔景元便将他祖父抱了满怀。决明搀着崔时延,慢慢走过来,来田庄的后半段风雪太大,崔时延一时不察,从马上摔下来,决明用鞭子拦了他一下,没受什么重伤,但还是崴伤了脚。
 




    还存活的黑衣人被崔家护卫活捉,暂时关进了柴房,祝余和决明跟着崔南山回内院正厅,一路上崔景元都在喋喋不休,崔南山便分不出神来仔细盘问祝余的底细。
 




    到了正厅,仆从们围上去,给崔南山拿取暖的手炉和热茶,田庄的大夫收到消息也连忙赶来,给崔南山仔细瞧了瞧,万幸崔南山是个身子骨硬朗的老头,平日里在田庄爬上爬下,只是受了些惊吓,并无大碍。
 




    崔时延忙着给崔家去信,说是要带着祖父回京中休养,结果被崔南山摆摆手拒绝,嫌他过于兴师动众,“我好着呢,你莫要夸大,一会儿你爹又要到我跟前来闹。”
 




    崔氏子弟大多都入朝为官,崔时延父亲如今远在帝京,其他叔伯也各有差事,早年崔家上下都劝过崔南山,就在京中休养便好,长泞太远,鞭长莫及,怕他一不小心在外头出什么事。如今这事若是传到崔时延父亲耳中,他非得丢下朝事亲自来一趟不可。
 




    “那您也不能继续待在这儿,就这些个护卫,那伙人又打上来可怎么是好?”崔时延梗着脖子争论:“今日若不是刚好遇着了两位侠士,我和小弟说不好都得死在半路上……”
 




    崔南山满耳朵都是他张口闭口死不死的,瞪了崔时延一眼,手上捧着茶盏,喝了口茶,冲他挥了挥手,说:“你容我想想。”
 




    崔时延还想说什么,被他小弟一把拦住了,大夫上前要给他们兄弟俩看腿脚,于是他二人便先回房去了。
 




    厅堂上的人四散开,转眼便只剩下祝余、决明还有崔南山和他身边伺候的人。
 




    见崔南山并未有回京之意,想到蜀地那些救下的举子文人,还有十一和小卓要从狱中带回来的人,祝余心下一动,轻声开口:“若是崔公不愿回京,我这倒是有个不错的去处,保管那些刺客再也找不着您。”
 




    崔南山听了这话,起了兴致,将茶盏放下,“哦?”了一声,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祝余将蜀地的事细细说了,见崔南山若有所思,又补充道:“……蜀地险峻,虽不算什么富庶之地,但景致确实是世间少有,潮生门依山傍水,正适合崔公休养,我与门主是旧识,您若是过去,也能得了悉心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