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从此君王不早朝

皇帝被刺杀,此事实在太严重,整个紫禁城都开始戒严。

 

负责乾清宫安全的士卒自千户以上诛杀三人。

 

赵时默剥夺进士身份,其家眷全部流放广西。

 

李东阳祈求刑部复查此事,弘治皇帝准许,可现在人已经死了,即便刑部假手进来查,恐怕也难查出什么原因。

 

礼部主事张璁立刻上奏弹劾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言洪钟有举荐连带之罪,当治其罪。

 

在张璁上奏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陈玉也紧随其后上奏,弹劾右都御史洪钟。

 

弘治皇帝当即下令,贬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为贵州布政司右参政。

 

内阁。

 

李东阳已经沉浸在震撼之中,和他料想的一样,皇上是要对付都察院右都御史洪钟。

 

可这代价未免太大了吧!

 

一个翰林院庶吉士,三名乾清宫高级武官,就这么被杀,仅仅只是换来贬洪钟去贵州?

 

何必非要如此?

 

还是说皇上也顺带想给翰林院那群人一个警示?

 

李东阳神色很是复杂,可事已至此,此事恐怕要盖棺定论,尽管刑部已经假手进来开始审查,但最后肯定会无疾而终。

 

现在弘治皇帝赢了,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都是彻底的赢了。

 

一封圣旨从中宫发出来,这是关于封朱厚炜就藩地为昌平的圣旨,圣旨发出来后,无论是内阁六部还是翰林院,都没有人在持反对意见,也没有人在继续上书反驳弘治皇帝。

 

此前李东阳就觉得这件事还没有结束,原来到这里,才是弘治皇帝的全盘计划。

 

当初主谋反对给蔚王封地昌平的人,只有全部都拔出了,弘治皇帝才会彻底安心。

 

刘健、谢迁、倪岳、屠滽、洪钟,五名国家最高权力的官吏,一时间全部黯然离开大明的权力中枢。

 

整个内阁六部进行了全面的调整。

 

内阁班子成员是李东阳和焦芳,同时焦芳还兼礼部尚书职。

 

吏部从屠滽调整到了马文升。

 

兵部提拔了刘大厦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