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撒娇老妈(第2页)

再比如河船税,只要船只入境,就能根据一艘船只拉的货物多少实现税收收入,依旧有实物存在。

但如果是建筑业,该怎么实现税收收入?民间商人替求主建设房屋,所需人工、沙石、木材等等,一系列融合下来,根本就无法对这种建筑商实现合理收入。

能收取的也只有原材料税收,可真正赚钱的建筑商却无从收取,或者说没有固定标准。

再比如个体工商户,再街道摊位上易货,摊位费可以固定收取,但易物产生的利润多少,也没办法合理收,课税司索性就不再收取。

丝绸交易也是如此,能收取的税收只能从生产环节,可销售环节在当下来说,其实就根本无法实现税收收入。

商业税中最重要的源头……利润,其实大部分都没有办法实现彻底收入。

除此外,商业税比较农业税,税收又轻了很多,三十税一,换算后世税率,也就是百分之三多一点,这是何等的低廉?又能从商业上收取何其低微的税务收入?

明明大明抱着一个硕大的金碗,但却要讨饭吃,虽然比喻有些不恰当,但较于商业来说,确实就是如此!如果将这部分税收给开发出来,每年能增加不少收入!

这仅仅只是其一!

此前朱厚炜就对弘治皇帝说过,他要彻底解决土地兼并,只有让商业着重发展,有利可图,甚至可图的利益比农业还要高,才会让权贵士大夫们将目光改投向商业,从而减轻农业土地兼并的压力。

至于摊丁入亩、一条鞭、士绅一体纳粮……说实话,基本就不可能实现,就算强权压下去,但皇权也不下乡。

社会是形形色色的人组成,人心复杂,想要他们保持信念目标统一,一心为国……这怎么想都不可能,朱厚炜也从来没指望过

人都是趋利的,下到小民,上到士大夫都是如此,这不以任何人的意志而转移,也不以时间而改变!

他暂时做不到共同富裕,但却可以让上层们少剥削点农民,让农民能守着一亩三分地,能有一口吃的,不至于饿死,不至于田地被人抢走,这暂时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