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棘手

朱厚炜在离开皇宫后,眉宇一直不展,明天的大朝会可想而知会多么的激烈,又要开始一场君臣剧烈的交锋。

沉寂这么多年的父皇,御下执政能力越来越成熟,只是这次面对来势汹汹的攻击,恐怕也会束手无策。

甘宁两地那么多人造反,安化王手中的兵力,几乎一大半都是小民聚集而成,这些人在甘宁一带已经被苛捐杂税逼的不得不反的地步。

这些腌臜之事,却全部甩锅给了刘瑾,刘瑾现在黄泥巴烂裤裆,不是屎也是屎了。

这些无端的指责谩骂全部按到了刘瑾头上,乃至北方一代从下到上几乎都认定了刘瑾就是祸乱大明的罪魁祸首。

朱厚炜从来不敢小看文官们的智慧和力量,弘治朝的这群文官真的很矛盾,他们具备高超的执政能力,他们若真要想办事,能将事情办的漂漂亮亮,就算能力欠佳的焦阁老,都能将开海事宜办的有理有条。

更别提户部的商税规划,在朱厚炜提出商税概念后,户部用了半年时间,几乎已经建成了一套完全不属于后世经济税收的商业政策,比如商证,已经可以对标后世的营业执照,比如物票,已经可以对标后世的发票凭证。

这些事仅仅只是朱厚炜提出一套概念后,他们就能办的明明白白。

可如果他们不想办的事,亦或者他们认定的敌人,那么他们就会使用一切手段将对方攻击下台。

在使用手段上,他们也是顶尖的,蛰伏了这么久,布控了一套如此完美的计划,都不需要刘瑾做什么,他们就能将所有矛头汇聚到刘瑾头上,最后给予致命一击。

这种政治上的精英所使用的手段,蛰伏下来布控的局,让朱厚炜都觉得头皮发麻!

父皇总说这些文官们很难对付,在取得一次次胜利后,朱厚炜认为也不过尔尔,可别忘了,国朝千百年培养出来的顶尖人才,尤其是当官的这一小撮人,谁不是精英中的精英,何况能做到高层的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