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大唐彦祖
第3章 训斥(第2页)
谢丕替他解难道:“启奏太子,后人之评论,好也坏也,也无法改变幽幽大众之口,大众认为始皇帝是良君一帝那便是如此,一家之言无法代表全部,请太子勿要动怒。”
朱厚照微微颔首,对谢丕这个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然后又冷冷盯着崔央看了一眼,吓的崔央头都不敢抬起。
这个太子是真的难伺候啊,而且他的学问绝非传言那么不堪,尤其身上上位者的气势,令他发自内心的恐惧,刚才生怕自己说错话,就被贬官。
生死前途完完全全掌控在太子手中,这种感觉让他如履薄冰随时可以覆没。
好在经筵讲席结束,崔央出来后,只发现后背已经被汗水打湿,抱拳道:“多谢以中兄解围。”
谢丕微笑道:“不妨事的。”
……
下值后,崔央结束了今日疲惫一天的宫廷牛马生活,终于可以回到府邸好好休息。
十年前他不过只是南直应天府上元县的一名普通商贾之家,经过十年不休的科考,终于成功进入千万人向往的翰林院,前途不可限量。
最难能可贵的,他才二十三岁,二十三岁的翰林庶吉士啊,未来多么光明?
南直周围的所有乡邻,谁见了他不恭恭敬敬的喊一句崔大人?小民们的胆寒尊敬眼光,让他无比享受。
可没有人知晓在翰林院究竟多么累,虽然前途光明,但也得走到彼岸才行。
自他科考成功后,便独自在北平生活,父母依旧在南直经商,不过去年经商失败,索性也就不经商了,儿子已经是万人敬仰的翰林,还经个劳什子的商啊!
于是老两口举家迁徙到了北平。
他们的宝贝儿子已经二十三了,却还没有成婚,这怎么行?
一般人家崔父崔母是压根看不上的,最起码门当户对。
于是崔父想起了当初在南直经商时,有过商业合作的夏儒,对方是子爵勋贵,当初自己低三下四的和对方合作,现在……不好意思,看上他的女儿是给他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