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朱雄英来了春风卷碧云
第80章 汤和挂帅(第2页)
汤河闻言,立刻撩起袍角,“扑通”一声跪地,俯首下拜,声音坚定有力:“臣定当枕戈待旦,全力以赴。不出三年,必让海波清明,四海之内皆闻我大明威名!
朱元璋目光巡视群臣,问道:“诸卿以为可否?”
见满朝文武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于是朱元璋便下旨,道:“信国公汤河,听旨!朕封你为海军大元帅,总领海务,一应事宜,许你便宜行事”
“...”
“此海军名为镇海王师!”
从此刻起,大明才真真正正向大海宣布了自己的主权,这支舰队,也即将成为倭寇海盗们的噩梦!
朱元璋给汤河先行调拨了八十艘福船,命令户部拨款百万,工部调拨工匠三万,不仅如此,还在市舶司附近建设水坞船寨,并进一步扩大沿海造船厂的规模。
汤和于四月初一正式就职,就在朱元璋的支持下,短短两个月之内,就迅速搭建起来了基础框架,海军建设在这短时间内已经初具规模,对沿海的倭寇形成的极大的震慑!
这两个月内,朱雄英也没有闲着,火器方面,自从火绳枪试射成功之后,朱雄英将自己所需要的一应物品,都分门别类的写出来,并交给了朱元璋。其中包括在应天府下的句容县发现的石墨矿,朱元璋索性将其所在地,划给了吴王府!还有其附近的巢风山铁矿,此处是应天城附近的第二大铁矿,工部在此处设立了‘巢风铁作’,现在连人带矿都给了朱雄英!
另外给朱雄英调拨了三千工匠,其中有两千是和那三百工匠一样的铁匠,另外一千则是药作匠。
在此时期,大明制作火铳的和制作火药的工匠分属不同的工种,军事手工业已经实现了高度制度化,分工合作非常密切!军器局在装配火铳之时,需要向兵仗局申请火药,形成“铸造-装药”的流水线式的作业!
朱雄英也沿用了这种生产方式,只不过,原本的流金园已经满足不了如此多的工匠的需求,一方面,大量的原料不好运送至城内,另一方面,药作匠要生产火药,在京城重地并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