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走马上任
“建华同志,眼下你的建议还没有经过实践,谁也不能保证是否可行,这也是很多人反对的理由。
我也认为没有人比你这个政策提出者更合适了。
至于战斗机研发,虽然重要,但绝对没有明确国家下一步发展道路来的重要。”聂主任也在边上劝说道。
听完两位领导的分析,张建华不由得有些心动。
诚如他们所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打仗就是打钱。
自已虽然能造出战斗机,但若是家国积贫积弱,战斗力也无法长久。
相反,若是大力发展经济,就能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一如他穿越之前的华国,已成为列强本强。
而且,自已手里的技术是已经成熟的技术,一旦条件合适,很快就能制造出实物来。
想到这里,张建华终于下定决心,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两位领导的建议。、
不过,他也明白,这只是两位领导的个人意见,最终是否采纳还需要经过集体讨论来决定。
没有让张建华多等,仅仅一周的时间,上面就做出了决定。
将东海省保安县作为经济特区,同时为彰显对经济特区的重视,决定将保安县直接提升为京海市,并任命张建华担任市长一职。
“这就成市长了?”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安娜也是惊讶不已。
“市长而已。”张建华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若非没得办法,他是绝对不会去从政的。
对他来说,最重要的永远都是南天门计划。
如果能够在他的主持下成功完成南天门计划,那么他将会在整个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可比当一个市长要有意义得多。
“我再有两个月就要生了,不能陪你去赴任了,你要照顾好自已。”安娜摸了摸自已的大肚子。
“我一个大男人,没那么矫情,倒是你,要保重身体。”张建华关切的说道。
“嗯,我会的。”安娜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两天,张建华将手头上的工作交接好之后,正式踏上了另一个战场。
来到保安之后,张建华看到的情况就是一个大一点的渔村,唯一的优势就是背靠港澳,人力资源丰富。
上级只给了他200万元的经费,靠这点钱根本就不够看。
因此,张建华的第一步就是搞钱,招商引资。
想到上一世他们的做法,张建华决定照搬他们的部分经验,首先就是成立龙口工业区,用来招商。
至于经费不够的问题,他早就想到了。
保安之前有一家公办的电风扇厂,因为技术以及管理不善原因,产量产量跟不上去,质量质量不行。
张建华到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离了厂长,然后找张少维帮忙,从摩托车厂调了一位厂办副主任,任命他担任厂长。
然后张建华将自已之前积攒下的风扇技术给了对方,让他组织人员进行研发生产,务必保证产量和质量。
随后张建华就大刀阔斧的开启了龙口工业区建设,修建码头、厂房等。
为了提高效率,张建华对工人的工资进行了改革。
因为时代背景限制,他不能强制实行计件工资,采取多劳多得不劳不得的办法。
于是便采取自愿原则。
固定工资自不必说,按月领取一定金额的工资。
计件工资则是按照劳动所得进行计算工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于是在金钱的刺激下,工人的干劲十足,施工速度非常快,已初步具备了工业狂魔的气质。
随后,张建华决定亲自去一趟港岛,邀请一些人到京海投资建厂。
事实上,华国政策的转变已经传到了港岛,但大家都有些担心,都在采取观望的态度。
……
1970年,5月,港岛。
“张市长,这就是港岛?”看着繁华的港岛,副市长周仲平有些不敢相信自已的眼睛。
“嗯。”张建华点了点头。
随后他见众人似乎有些丧气,看样子是被打击到了,于是郑重的说道:“大家不要气馁,只要咱们团结一心,京海早晚能追上港岛的。”
在张建华的加油打气下,众人这才稍稍恢复了士气。
“张市长,咱们下一步去哪里?”副市长周仲平询问道。
“先找新华社港岛分社,通过他们举办一个招商会,邀请港岛各界人士参加。”张建华随口说道。
同时他准备提前约见贺先生,邀请他到京海投资。
张建华没有时间耽误,第一天到了港岛,当晚就和新华社港岛分社的梁社长商议决定了招商会的形式、时间、规格等内容。
且第二天就通过梁社长约见了贺先生。
“欢迎张市长光临寒舍。”贺先生带着家人亲自迎接张建华。
“叨扰贺先生了。”张建华嫌疑的说道。
贺先生笑着道:“张市长客气了,对你我可是神交已久了。”
见张建华不解其意,他笑着道:“华印谈判,我可是听说了,很多条件都是张市长要求加上去的。”
想到几年前的华印谈判,张建华也不由得露出笑意。
因为那场战争,阿三至今还没有缓过来,让华国的边疆安定了不少。
说话间,张建华被迎进会客厅。
客套过后,张建华说明了自已的来意。
“张市长,麻烦您给我讲一讲何为经济特权?”贺先生客气的问道。
“清朝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搞闭关锁国那一套是不成的,咱们必须走出去和引进来。”知道贺先生的为人,因此他并没有隐瞒自已的观点。
贺先生点了点头,示意张建华继续说。
“华国下一步该怎么走,这是很多人都在思考的问题。
我国政治体制决定了不能照搬资本主义那一套模式,且他们那一套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苏熊的模式也不行,他们的经济模式典型的头重脚轻,迟早要出问题的。
这两种发展模式都不行,且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第三种经济模式。
于是经过大家的集体研究,结合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优点,制定了具有华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但这种模式并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参考,所以我们决定将京海作为我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来进行试点。
这样做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希望通过京海这个窗口,积极探索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体制改革,为全国范围内的改革积累宝贵的经验。”张建华认真阐述了经济特区的重要意义。
贺先生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知道经济特区的重要性后,不问政策便答应配合张建华的工作。
对于他来说,与国家利益相比,金钱简直就是微不足道。
张建华对他的干脆也是暗自佩服,当下详细的介绍了京海市的招商政策。
贺先生可以不在乎利益,他可不能让对方吃亏,吃苦也应该是李黄瓜那样的资本家吃亏,而不是爱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