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嘉文他娘,新年好啊!(第2页)
许承安哑然失笑,这小妮子,还想让海东青也都成双成对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海东青两三岁就成大成鸟,自己这只已经五岁半了,确实也该找个媳妇。
自己都有施秋晴和施秋宁了,总不能让小宠物单着。
当然也不用太急,因为白隼的寿命很长,能达到二十年,现在五岁半的它还年轻着呢。
“叽!叽!”
海东青大声叫着,施秋玲也听不懂,不知道是不是这只猎鹰在自己面前立fg,今年一定带个媳妇回家。
洗漱过后,两姐妹进去厨房做饺子了。
大年初一北方得吃饺子,因为饺子像古代的元宝,代表着招财进宝。
而南方的话则更习惯吃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南北风俗略有点不一样,不过都是对于新一年美好生活的期待。
施家今天早上还是吃酸菜猪肉馅的饺子,酸菜自家腌的大白菜,猪肉则是昨天从杀年猪的村民那买的。
很多村民都不舍得自己吃完一整头猪,自己只留一小部分,把其他的卖出去挣点钱,同村匀一点是可以的,当然拿去市场上摆卖就不行了,哪怕改革开放第六年,上头对于粮肉的管控依然很严。
最先开放粮肉管控的是深市,而且就是今年取消的。
深市作为经济特区,很多外地人跑去做生意,也诞生了很多有钱人,然而这些外来的商人手头有钱却吃不上饭和肉,粮票肉票啥的还得从家里寄过来,就很方便,民间对此意见很大。
政府考虑到了这点,经过两年多的物价体制改革试验后,便陆续取消了粮票,肉票,以及其他的各种票证,不管粮肉布油,全部敞开供应,率先过上了不用粮本和粮票的日子。
而且,这些资源还可以自由议价,换句话说不用统一规定了,卖方有定价权,买方也能杀价。
别在在现在很正常,当时可是大改革。
随后,深市取消票证的第二年,也就是1985年,国家又取消了长达32年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换句话说,不用交公粮了。
其实吐蕃那边从1980年就已经取消,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总是能最快享受到政策。
其他地方要慢点,不过也渐渐实行,近几年来,郭嘉每年统购的粮食都在减少。
到了1984年,有些贫困地区更是继吐蕃后取消了粮食统购。
还有今年七月份,上头将批转了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是一份报告,把粮食统购的品种减少为稻谷、小麦、玉米三种,其他都不用统购了。
这些政策在大大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同时,城市居民的饮食结构也开始发生变化,表现在副食增多,主食减少,因为基本每家每户的粮票都会有所盈余,饭吃饱了,自然也就追求菜的多样化了。